長安汽車用實力告訴我們,出行即服務。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隨著科技不斷地創新,我們發現好像“偷懶”才是人類向前的動力。
為了少走路,我們馴化了坐騎;為了更加舒適的出行,我們發明了馬車;為了讓馬車走的更快一些,德國人用起了蒸汽機做牽引,于是世界上有了汽車;因為偷懶,我們又給汽車裝上了自動變速器,僅僅是為了開得更省心……
如果不是偷懶,我們可能還過著刀耕火種,日行不過百里的日子,郵件、車、馬都很慢,但發明家們動用機智的頭腦,省去了很多麻煩,也讓生活變得簡單起來。有研究表明,讓人類精神高度集中處理一個單一任務,時間不會超過20秒??梢哉f,“懶”是每個人的天性,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特質,它表現為更舒適、便捷、低勞動強度的生活追求。
如今,一項科技的落地,讓我們對于駕駛這件事多了一個“一勞永逸”的選擇。
量產級自動駕駛
2020年3月10日,長安汽車在重慶城區道路公開展示L3級自動駕駛技術,此次參與體驗的正是一周前全球線上首秀的長安UNI-T。據了解,這款車型不僅是長安汽車新序列下的首款產品,也是國內首款量產搭載L3級別自動駕駛車型。
就在公開體驗前一天,工信部公示了《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稿,擬于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這是中國首個自動駕駛分級國家標準,也是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的基礎類標準之一,將為我國后續自動駕駛相關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的出臺提供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該國家標準由長安汽車牽頭制定,體現了長安汽車在智能化自動駕駛方面的卓越貢獻和領軍者地位。
關于L3級自動駕駛,他們有一套完整的釋義,即有條件的自動駕駛,系統在滿足設計運行條件時,可執行全部動態駕駛任務(包含對環境的感知、方向盤和加減速控制),在設計運行條件即將不滿足時系統請求人類用戶接管。
通俗來說就是,電腦可以全面取代人開車,只不過電腦應付不過來的時候,需要人來接管駕駛。長安UNI-T不僅要能夠實現起步、加速,還要能夠根據路況進行轉向、制動等等,而且這些動作都是在結構化道路上,無人干預的情況下依靠自動駕駛系統自行判斷完成。
當然,L3級也僅僅是有條件自動化,一旦路況復雜程度超過預想,系統還是會提前告知駕駛員,讓駕駛員接管車輛操作。但對比目前整體的駕駛情況,長安的這套自動駕駛系統,可以說是讓科幻照進了現實,徹底地解放了駕駛員的“手、腳、眼”。
據了解,長安汽車L3級自動駕駛系統,采用5個毫米波雷達、6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作為主要傳感器,其感知范圍覆蓋3個360度,前方實現5重感知覆蓋,最大探測距離大于200米,測量精度為10厘米,可有效識別車輛駕駛環境中的車輛、行人、騎行者等多種目標和障礙物,同時可監控駕駛的視野、疲勞等狀態,為自動駕駛系統智能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在0-40km/h交通擁堵場景下,長安汽車的這套駕駛系統可以實現長時間脫腳、脫手、脫眼,直至系統提醒接管。解放駕駛員雙眼后,駕駛員可玩手機或看車機,手動駕駛模式下受限的娛樂功能允許駕駛員使用。
在接近彎道時,車輛自動調節至安全過彎速度,保持安全行駛。即使在相鄰車輛切入本車前方時,系統自動調節車速,與切入車輛保持安全距離。這一點在3月10日的直播中也很好的展現出來。
如果前方擁堵解除,前車車速高于40km/h后,系統保持對車輛的車速和轉向控制,提醒駕駛員恢復對前方道路環境的監視,在駕駛員狀態監測系統確認駕駛員雙眼恢復監視后,保持在本車道內平順行駛。若用戶在提醒接管后仍不接管,則執行風險減緩策略,減速停車。
L3級別的自動駕駛中,駕駛員可以解放雙腳、雙手、雙眼,對于長安汽車來說,用戶體驗成了自動駕駛技術發展道路上的新重點。他們專注于用戶體驗的改善,讓用戶在享受自動駕駛紅利時不再那么疲勞。
對于上班族而言,汽車的任務不僅僅是每天機械的將乘客從家運到辦公室,它還可以變得人情味十足。如此一來,汽車將成為房間和辦公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車就是辦公室,辦公室就是車。汽車就是辦公室和家的一個延伸,置身車內,往返于兩地間的緊張感會消失不見,因為你會感覺自己還在家中。
在更為廣闊的汽車用戶層面,長安提供了技術承擔“駕駛”的能力,解放開人類需要自行承擔駕駛安全的責任,由此而延伸出的車內功能和出行方式的迭代空間也變得更為開闊。
它改變的并非是“汽車”本身,而是更大維度的“出行體驗”。在這場自動駕駛體驗上,我們看到了突破傳統汽車定義的技術模式,甚至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而這些產品正在通過一次徹底的迭代,對出行方式做出改變。
從此,駕駛不再是一件枯燥費時的事情,自動駕駛系統替人們節省下來了時間也再一次地促進了生產力的進步,相比于目前市面上的輔助駕駛系統,長安汽車這套解放雙腳、雙手、雙眼的模式,才是真正的L3級自動駕駛。
科技讓出行更美好
科技是長久的話題,無論日常生活還是日常出行,我們都在科技的引領下快速前行。而智能出行從駕駛、安全、使用習慣等方面正在慢慢改變我們的日常。
作為一家汽車企業,早在2009年,長安就已經意識到了自動駕駛技術的重要性,并開始了自動駕駛的整體布局和規劃,開始組建團隊,立項研發自動駕駛汽車。
兩年后,長安汽車智能化研究院美國中心在底特律正式成立,2015年設立智能化技術部,主要參與自動駕駛的系統需求、傳感融合、目標認知、路徑規劃、決策控制、仿真測試、人機交互等領域的設計和開發能力。
2018年,在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的戰略指引下,長安汽車發布了“北斗天樞計劃”智能化戰略,通過“4+1”行動計劃助推長安汽車從傳統汽車制造企業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
十年不懈努力,長安汽車先后實現中國品牌在自動駕駛領域的“七個第一”。包括第一個實現2000公里無人駕駛長距離測試、第一個實現自動駕駛核心技術APA4.0量產、第一個實現APA6.0高級別自動泊車功能、第一個實現自動駕駛核心技術IACC量產、中國唯一一家獲得中美兩地智能汽車上路測試牌照的中國汽車企業等等。
截至目前,長安汽車已掌握200余項智能化核心技術,70余項智能化功能在量產車型上搭載,其中21項以上為國內首發。
在長安汽車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家自主品牌的責任與擔當,也看到了他們對于出行未來的美好藍圖。不斷創造出新的附屬價值,每一次的升級,都是在現有的模式下增加新的產值,無論是提效還是豐富核心,都是為了讓一切變得更好。
不得不說,本次量產體驗標志著長安汽車L3級自動駕駛從2000km無人駕駛測試的技術演示到真正實現量產,標志著北斗天樞戰略又一重大成果落地。
從L3級自動駕駛開始,需要道路、法規開始配合,為實現全自動無人駕駛夯實基礎。可以說,長安汽車L3級自動駕駛技術成功量產,標志著中國汽車真正從“駕駛輔助”進入到“自動駕駛”的新時代,為中國自動駕駛領域樹立了行業標桿。與此同時,長安汽車也將作為領軍者代表中國品牌向汽車行業的未來發起挑戰。
疫情當前,為了減少對外接觸,人們不得不避免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而汽車成為出門在外更具依賴性的選擇,自動駕駛也讓汽車成為縮小版公共交通工具的可能,在地鐵上能做的一切,長安UNI-T都能滿足。
長安汽車用實力告訴我們,出行即服務。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