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已成為當今整個汽車行業的聚焦點。在5G、物聯網、視覺識別等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自動駕駛領域的新技術和新實驗在不斷開展和推進。浙江作為民營汽車及數字技術發展的重要高地,擁有以吉利汽車、阿里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等為代表的先行者。
研發邁向L5階段
我國將自動駕駛技術級別分為L0至L5,級別數字越大則自動能力越強。目前,業界主要發展階段是“輔助駕駛”的L1級別與“自動系統能夠完成某些駕駛任務并配合駕駛員”的L2級別。受訪的多家自動駕駛汽車企業都表示,它們的目標是不斷推進“能夠完成駕駛任務并監控駕駛環境”的L4級別,甚至是“所有條件下都能完成所有駕駛任務”的L5級別。
記者了解到,阿里旗下的達摩院近日也對外發布首個自動駕駛“混合式仿真測試平臺”,該平臺采用虛擬與現實結合的仿真技術,引進真實路測場景和云端訓練師,模擬一次極端場景只需30秒,系統每日虛擬測試里程可超過800萬公里,大幅提升了自動駕駛AI模型訓練效率,業界認為該技術將推動自動駕駛加速邁向L5階段。
5G商用加速,能給自動駕駛的發展帶來什么?記者獲悉,吉利汽車目前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多家運營商建立戰略合作計劃,合作方將基于當前和未來的5G網絡,結合MEC(邊緣計算),星基(低軌衛星)+地基高精度定位等技術展開全面戰略合作,包括智能網聯汽車、車路協同式自動駕駛、智能制造、云平臺大數據、企業信息化建設等;阿里達摩院今年宣布正式成立XG實驗室,該實驗室致力于推動下一代網絡通信技術的研究,現階段主要聚焦5G技術和應用的協同研發。
吉利汽車與寧波政府共同打造的寧波杭州灣智慧城市國家級示范項目于2019年8月底啟動,目前第二期已經建成驗收,在試點道路范圍內利用智慧道路上部署的各種傳感器感知、邊緣云計算、V2X/5G通訊基站,初步實現協同感知的自動駕駛車輛的示范運營。
“目前,吉利汽車已成為第一家實現L2級別自動駕駛批量交付的中國自主品牌車企,且在行業內新量產車型L2配置率和車型數量均已達到領先水平。”吉利相關負責人介紹,2022年,吉利汽車將在杭州亞運會期間服務所有與會者,聚焦出行服務,在亞運區域內實現高度自動駕駛技術運營。
車路協同不斷破冰
對比西方的單車智能,協同式道路智慧是自動駕駛新的技術思路,更適合于中國的無人駕駛技術路線。有效感知真實駕駛環境是自動駕駛的核心環節,研究顯示,自動駕駛汽車需要積累177億公里里程的測試驗證,才能驗證自動駕駛感知、決策、控制整個鏈路能超過人類駕駛安全水平。不過,目前行業仍然面臨極端場景訓練效率低下的關鍵問題:極端場景數據不足,無法還原真實路況的不確定性,系統就無法精準應對真實路況的突發情況。例如,除了行人、車輛等常規檢測目標,道路周圍的建筑、綠化、不明障礙物也會影響自動駕駛車輛的駕駛行為。
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表示,正在致力于這方面難題的攻克。該實驗室資深算法專家卿泉介紹,業界通用的點云局部上下文特征建模方法難以滿足自動駕駛實時、精準的感知需求。目前達摩院提出的新算法以激光點為載體,結合每個3D點在鳥瞰、前視等視角下的鄰域特征,通過多層級聯合編碼進行特征學習,大大增強了3D點的特征表示能力。
自動駕駛系統的核心功能中,定位也十分重要。自動駕駛車輛通常借助GPS和車輛傳感器等信號獲取自身位置和姿態信息,但在復雜的城市環境中,衛星信號經常因建筑物的遮擋、反射而變弱或丟失,造成定位誤差。
據達摩院自動駕駛實驗室介紹,達摩院采用較優的算法,實現GPS、慣導、輪速、相機、激光雷達等多模態傳感器的融合,用低精度的傳感器實現了厘米級定位,且在沒有GPS信號的隧道、地庫等場所,定位系統也能正常運行。
引導政策相繼出爐
針對自動駕駛技術,國家級引導政策也在相繼出爐。
2020年3月9日,工信部發布《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公示,就《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報批稿)》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吉利汽車是該國家標準的起草人之一,該標準計劃于2021年1月1日實施。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提出將推動車聯網部署應用。
“自動駕駛標準的發布,為自動駕駛技術突破和商用落地奠定基礎。國家標準的出臺是自動駕駛技術實現大規模應用落地的關鍵前置條件。”申港證券研究所分析師王寧表示,《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的推出,意味著自動駕駛法律障礙邁過關鍵門檻,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法、自動駕駛的一系列國標、保險行業針對自動駕駛的調整有了技術基礎,行業發展關鍵不確定性即將消除。
華泰證券研究所的報告顯示,我國智能汽車發展仍需要構建協同開放的智能汽車創新體系,其中包括突破關鍵基礎技術,完善測試評價技術并推進應用示范網點建設,構建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車產業生態體系,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推進車載高精度傳感器、車規級芯片、智能操作系統、車載智能終端、智能計算平臺等產品研發,逐步推動新技術的轉化應用等。
業界認為,構建完備的智能汽車基礎設施體系,推動5G與車聯網的協同建設也是發展自動駕駛必須邁過的門檻。此外,構建系統完善的智能汽車法規標準體系,構建智能汽車產品監管體系和網絡安全體系,包括車輛產品管理(準入、檢驗、登記、召回等),以及車輛使用管理(包括智能汽車標識、身份認證等),構建全面高效的智能汽車網絡安全體系,也是下一步必須推進的工作。
遼寧:緊抓產業優勢布局自動駕駛
近日,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與百度阿波羅、中國電科就數字經濟試驗區新基建項目簽署合作協議。基于5G與人工智能技術構建智能網聯創新環境,未來三方將在試驗區道路進行路網協同智能化改造,建設車路協同云控平臺,建立高精地圖服務與差分定位服務系統,并在試驗區內開辟智能網聯汽車示范線路,逐步開展自動駕駛出租、公交、接駁、環衛、物流與自主泊車等多場景應用落地。
兩地推動產業化落地
大連是中國北方重要的沿海城市、港口城市。金普新區作為大連新興產業核心集聚區,已初步形成高端裝備制造、整車及核心零部件、電子信息等重點產業集群。
不僅是大連,早在2018年,遼寧省沈陽市就出臺《沈陽市未來產業培育和發展規劃(2018-2035年)》,提出沈陽市將依托華晨汽車、上汽通用、東軟睿馳等骨干企業,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加快技術創新、完善產業鏈條,并加快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區建設,利用沈陽機場、中德高端裝備產業園等區域,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營和推廣應用,將沈陽市打造成為全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重要研發制造和應用示范基地。
“因為場景和用戶需求的限制,從目前來看,遼寧省內沈陽和大連兩個城市適合圍繞自動駕駛實現產業化落地。”東軟睿馳自動駕駛業務線總監劉威博士說。
產業環境優勢顯著
據了解,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目前將自動駕駛分成了L0到L5一共六級,其中,L0代表人工駕駛,L5則代表完全自動化駕駛。
“目前全球無論哪家企業或是主機廠、技術公司都暫時達不到L5。所以,目前大家都在圍繞L0至L4做規模化的量產和應用。”劉威說。
劉威表示,相比于國內其他地區,遼寧在自動駕駛基礎設施和環境配套方面起步比較晚,在面向L4的產品開發和策劃方面相對受限。但從整體環境看,遼寧在主機廠、產業鏈、零部件供應商、系統供應商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殊優勢。從產業角度講,沈陽既有寶馬、通用、華晨等知名車企,也有多家圍繞自動駕駛做配套的相關企業,包括導航、高精度地圖和定位、智能駕駛域和動力域控制器、智能座艙等,產業技術要素都是具備的。“從L0到L2+的自動駕駛產品,包括前行、泊車、換道等多個應用場景,遼寧省內零部件企業都已經實現規模量產,覆蓋國內外20余家車企。L3則正在開發當中,從全國來看的話,遼寧省在產業技術上并不落后,反而相當領先。”
與此同時,遼寧省的智能網聯中心設在東軟睿馳,“從2007年起,我們這個團隊就代表我國參與國際輔助駕駛、自動駕駛標準的制定,迄今為止,已經發布的標準達20余項,東軟睿馳也代表了遼寧省自動駕駛的能力。”劉威表示,東軟睿馳和沈陽、大連以及沈撫新區等地都有合作,并和省內外高校在產學研結合以及成果轉化方面進行合作。
在L3層面,東軟睿馳借助主機廠優勢,聯合開發乘用車高速公路自動駕駛,即從車輛上匝道開始一直到下匝道全程可以脫手、脫腳、脫眼。“從整個技術的發展角度來看,目前已接近到量產狀態,當然這里邊還有一些法規的問題、高精度地圖的普及和覆蓋問題。”劉威說。
在L4層面,東軟睿馳主要圍繞出行服務場景中的代客泊車等產品和技術進行開發和測試。“快的話今年有可能會走到量產開發,因為我們所說的量產,一是成本可接受,二是可靠性和質量達到量產級別。”劉威說。
劉威希望,未來遼寧省、沈陽市及沈撫新區在政策、資金、測試區環境建設等多方面給予系統性的配套支持。
打破瓶頸需長效機制
在劉威看來,汽車產業是遼寧省的重要支柱產業,在整個汽車產業環境和產業鏈上遼寧并不弱,但是如何有效地發揮出產業環境的優勢,并打造成名片,仍需政府、企業多方面進行努力。
劉威表示,不僅是遼寧省,從全國角度來看,目前自動駕駛尚存在一些難以在短時間內突破的瓶頸。一是自動駕駛的標準認定遠滯后于市場發展。國內缺乏自動駕駛的專門認證檢測機構,更多是發一個測試牌照,實際上L2功能的車輛測試認證才剛剛起步;二是法律法規對于自動駕駛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責任認定體系還不完善。美國和日本在法律方面可能走得稍微快一點,但也沒有完全放開高等級自動駕駛的責任認定。我國在這方面進展得更慢,不僅在責任認定方面,在保險配套等方面還跟不上。
上海:新基建為自動駕駛“鋪路”
“建設國內領先的車路協同車聯網和智慧道路。”今年5月公布的《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對自動駕駛方面提出了明確目標,具體包括在3年內新增50公里開放測試道路,探索開放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等不同類型和風險等級的道路測試場景;推進嘉定、臨港、洋山港、奉賢等區域開放測試道路場景建設;實施新一代全息感知與智能管控智慧道路研究和試點工程建設;率先探索自動駕駛上路通行規則……
談到未來兩年的規劃,上海在自動駕駛領域的“進取心”讓業內人士信心滿滿。信心的基礎還來自于上海過往扎實的探索實踐。
——率先開展示范應用。2019年9月,上海成為國內首個為企業頒發智能網聯汽車示范應用牌照的城市,上汽、寶馬、滴滴獲得牌照。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上海淞泓智能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霖表示:“以往的開放道路測試階段的車輛只允許搭載安全員和相關工程技術人員;擁有示范應用牌照的車輛可以嘗試功能化的載人、載貨應用,這是走向未來商業化落地的必經之路。”
——與5G融合發展。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上汽集團、上港集團、中國移動、圖森未來等向全世界發布洋山港自動駕駛集卡示范運營項目成果,率先突破智能網聯汽車高速公路道路測試。該項目包括多車編隊、數據中心、5G通信、道路建設等內容。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上汽集團、上港集團和中國移動啟動全球首次“5G+L4級智能駕駛重卡”示范運營,上汽紅巖5G智能重卡同步發布上市。
——推進長三角地區共同發展。不僅是上海,長三角地區也是自動駕駛發展的高地之一。去年,三省一市有關部門簽署了《長三角地區智能網聯汽車一體化發展戰略合作協議》《長江三角洲區域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互認合作協議》,取得了測試牌照互認、地區產業融合發展等成果。上海向吉利汽車、中智行科技兩家企業頒發了首批長三角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
截至今年4月,上海共為19家測試企業發放了69塊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測試企業數量之多為全國之最。上海的開放測試道路里程為126.57公里,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據了解,上海下一步將重點建設安亭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等3個試點示范區和車路網云一體化等示范項目,總投資超過20億元。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建議,在部分管制區域、部分限定路段試點法律法規突破,滿足智能網聯汽車上路測試需要;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選擇整體環境較好的區域,建設高度自動駕駛先行示范區。“上海作為長三角地區的龍頭,更有機會成為全國第一個擁有開放式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的中心,引領全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
? ? ? ?責任編輯:pj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