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中無人駕駛、智能制動駕駛已經成為技術與創新糅合的一個視覺點,從蝙蝠俠、黑暗騎士的鋼鐵跑車,鎧甲林立的各種變形汽車人,從年初兩會李書福“加快自動駕駛立法”、百度CEO李彥宏關于“加快定制無人駕駛法律法規”方案等等...無人駕駛無不滲透到未來社會的縮影里,成為汽車時尚圈關注的焦點。國內各大無人駕駛標準設計與智能設備制造生產商也進行了緊羅密布的大量投入與布局,只在科幻電影里出現的鏡頭可能真的在不久的未來出現在我們的日常中,但問題是,無人駕駛(自駕)真的會如期而至嗎?
日本和歐盟國家正在制定統一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標準,預計2018年實施;
中國國家智能互聯汽車試點示范區的建立以及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圖”目前已完成;
谷歌的無人駕駛車,目前已經行駛超過200萬英里,正在與各大汽車廠商洽談,力爭5年內推向市場;
長安汽車完成從重慶到北京的2000公里實際道路測驗,成為中國首個實現長距離無人駕駛的汽車企業;預計2018年進行量產。
寶馬、英特爾以及mobileeye進行合作開發自動駕駛,2021年推出量產車。
在進入正題之前,在這里闡述兩個概念:無人駕駛與自動駕駛。無人駕駛,是指將開車完全交給機器,又名自主駕駛,決定駕駛行為的是機器,現在主要代表是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自動駕駛,是指人可以駕駛,機器也可以,但決定駕駛行為的是人,主要代表有特斯拉、奔馳、奧迪和沃爾沃等。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對駕駛認知主體的不同。(以下無特別說明,均采用自動駕駛代指兩者)
如果無人駕駛(或自動駕駛)要想量產商用,走進人們的日常,至少需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一、駕駛的根本:安全
根據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每年全世界約有125萬人因交通事故喪命,而中國每年就有超過30萬人,占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居世界各國之首,所以減少交通事故成為了汽車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追溯到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相關研究表明95%的交通事故和人的錯誤駕駛行為有關,而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發布的一篇報告特強調自動駕駛汽車的全面普及可減少90%的交通事故,每年可減少數以萬計的損害賠償和醫療費用,挽救成千上萬人的生命。這是我們發展自動駕駛的初衷,如果自動駕駛失去了這個初衷和出發點,那么它就失去了發展的必要性。
今年2月,谷歌無人駕駛在美國加州與一輛公交車相撞,所幸車速很慢,無人員傷亡;而在5月末、6月末、7月初以及最近的7月9號特斯拉接連發生四起因自動駕駛原因導致的車禍,公眾對自動駕駛的質疑聲也不斷上漲,因此如果不能很好的解決安全問題,那么自動駕駛就是一句空話而已。那么自動駕駛的安全雞肋在哪里呢?
1、圖像識別系統。不管是自動駕駛的傳感器與攝像頭的組合還是無人駕駛采用的激光雷達,都涉及一個車輛對駕駛環境的識別,近幾起事故,也多是圖像識別系統出現了故障才導致的,就目前而言,復雜路況天氣狀況、強烈的光照照射、或特別對物體模型的不能識別等都會造成圖像識別系統的誤差和錯誤,導致錯誤的駕駛行為,造成事故。所以,對于圖像識別系統的不管是硬件的優化還是系統算法的升級都尤為重要。
2、駕駛腦的人工智能水平。對復雜路況的識別之后,就是要進行決策,發出具體駕駛行為的指令,而這個現在是由人來進行的,到自動駕駛上就是駕駛腦進行,對于現在的駕駛腦而言,說實話根本無法達到保障安全的地步,圖像識別系統所傳遞過來的是巨量的信息,有用的或無用的,重點是對道德倫理的處理,例如在遇到緊急情況下,如何在行人和乘客之間選擇,這對人來說都是難題,何況是機器呢?所以在這方面還需要大量的深度學習和實驗,在這方面的好消息是,人工智能現在已經取得的極大的進步,谷歌阿爾法狗與李世石的世界人機圍棋大戰,最終阿爾法狗獲勝,而最新的消息是阿爾法狗將參與谷歌數據中心的相關管理,優化服務器和制冷設備的能耗。
二、配套技術和法規政策:推進器
自動駕駛不僅僅是簡單的駕駛系統,它更是變革整個交通道路系統的一項技術,因此自動駕駛要走進我們的日常出行,它需要各方面的配套技術和法規的推進。
1、人的觀念。近期,全球汽車技術與服務供應商博世對用戶開展了一項駕駛員輔助系統及自動駕駛的市場調查,雖然75%的中國受訪者認為自動駕駛將是未來的駕車方式,而歐洲和美國的受訪者有超過50%對自動駕駛是否成為未來的駕車方式,持懷疑態度,因此未來自動駕駛要想真正的應用,還需要人們改變其現有觀念,接受自動駕駛。
2、政策法規。在政策法規方面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就自動駕駛標準的具體技術指標上的統一和制定,現在我們正在進行的也正是這一部分,但這僅僅是一項新技術應用的開始,而更為重要的是自動駕駛對現行交通出行的秩序和倫理規則的沖擊,尤其在自動駕駛引發的事故的判定,應該是廠家還負責還是乘客(或駕駛者) 負責?自動駕駛車輛與自然人駕駛車輛的交通秩序是否可以有機的融合,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在規則側不可避免要解決的問題。
3、物聯技術。未來,車聯網將成為物聯技術最具潛力的市場,車輛通過GPS、RFID、傳感器等裝置,完成自身環境和狀態信息的采集;再通過互聯網技術,將車輛位置、速度和路線等自身的各種信息傳輸匯聚到中央處理器,從而構成的巨大交互網絡信息平臺。利用車聯網,汽車可以連接手機、娛樂、信息、個人內容、社會媒體、工作及健康運動等,規劃出最優路線和提供個性服務。自動駕駛必然是要依賴這一技術的發展和完善,這是自動駕駛系統信息的管道和深入學習的學校,但是基于設備之間的互通性、可管理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現在物聯網技術還處于發展的萌芽階段,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通往未來汽車之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不管是技術上的還是倫理規則上的,但自動駕駛無可置疑是未來汽車最重要的標志和屬性。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