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器PLA是一種最簡單,最基本的線性分類算法(二分類)。其前提是數(shù)據(jù)本身是線性可分的。
模型可以定義為,sign函數(shù)是階躍函數(shù),閾值決定取0或1。模型選擇的策略,利用經(jīng)驗損失函數(shù)衡量算法性能,由于該算法最后得到一個分離超平面,所以損失函數(shù)可以定義為,由于對于誤分類點,yi和wx+b的正負屬性相反,所以,所以加一個符號,來表征樣例點與超平面的距離。
算法選擇,最終的目標是求損失函數(shù)的最小值,利用機器學習中最常用的梯度下降GD或者隨機梯度下降SGD來求解。
SGD算法的流程如下:輸入訓練集和學習率
1、初始化w0,b0,確定初始化超平面,并確定各樣例點是否正確分類(利用yi和wx+b的正負性關(guān)系);
2、隨機在誤分類點中選擇一個樣例點,計算L關(guān)于w和b在該點處的梯度值;
3、更新w,b,按照如下方向;
4、迭代運行,直到滿足停止條件(限定迭代次數(shù)或者定義可接受誤差最大值);
如上所述,初值的選擇,誤分類點的選擇順序都影響算法的性能和運行時間。PLA是一個很基本的算法,應用場景很受限,只是作為一個引子來了解機器學習,后面有很多高級的算法,比如SVM和MLP,以及大熱的deep learning,都是感知器的擴展。
對于PLA,還有一個對偶問題,此處,簡單介紹一下對偶問題相關(guān)的知識。
對偶問題:
每一個線性規(guī)劃問題,我們稱之為原始問題,都有一個與之對應的線性規(guī)劃問題我們稱之為對偶問題。原始問題與對偶問題的解是對應的,得出一個問題的解,另一個問題的解也就得到了。并且原始問題與對偶問題在形式上存在很簡單的對應關(guān)系:目標函數(shù)對原始問題是極大化,對對偶問題則是極小化。
原始問題目標函數(shù)中的收益系數(shù)(優(yōu)化函數(shù)中變量前面的系數(shù))是對偶問題約束不等式中的右端常數(shù),而原始問題約束不等式中的右端常數(shù)則是對偶問題中目標函數(shù)的收益系數(shù);原始問題和對偶問題的約束不等式的符號方向相反;原始問題約束不等式系數(shù)矩陣轉(zhuǎn)置后即為對偶問題的約束不等式的系數(shù)矩陣;原始問題的約束方程數(shù)對應于對偶問題的變量數(shù),而原始問題的變量數(shù)對應于對偶問題的約束方程數(shù);對偶問題的對偶問題是原始問題。
總之他們存在著簡單的矩陣轉(zhuǎn)置,系數(shù)變換的關(guān)系。當問題通過對偶變換后經(jīng)常會呈現(xiàn)許多便利,如約束條件變少、優(yōu)化變量變少,使得問題的求解證明更加方便計算可能更加方便。
對偶問題中,此處將w和b看成是x和y的函數(shù),w和b可表示為,ni表示更新次數(shù),模型,算法流程如下:輸入訓練集,學習率
1、;
2、隨機選取誤分類點對,并更新計算,具體更新,依據(jù)上面的表達式;
3、直至沒有誤分類點,停止計算,返回相應的參數(shù);
原始問題和對偶問題都是嚴格可收斂的,在線性可分的條件下,一定可以停止算法運行,會達到結(jié)果,存在多個解。
如果線性不可分,可以利用口袋算法,每次迭代更新錯誤最小的權(quán)值,且規(guī)定迭代次數(shù)??诖惴ɑ谪澬牡乃枷?。他總是讓遇到的最好的線拿在自己的手上。 就是我首先手里有一條分割線wt,發(fā)現(xiàn)他在數(shù)據(jù)點(xn,yn)上面犯了錯誤,那我們就糾正這個分割線得到wt+1,我們?nèi)缓笞寃t與wt+1遍歷所有的數(shù)據(jù),看哪條線犯的錯誤少。
如果wt+1犯的錯誤少,那么就讓wt+1替代wt,否則wt不變。 那怎樣讓算法停下來呢??——–我們就 自己規(guī)定迭代的次數(shù) 由于口袋算法得到的線越來越好(PLA就不一定了,PLA是最終結(jié)果最好,其他情況就說不準了),所以我們就 自己規(guī)定迭代的次數(shù) 。
感知機python實現(xiàn)代碼
#coding = utf-8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class showPicture:
def __init__(self,data,w,b):
self.b = b
self.w = w
plt.figure(1)
plt.title(‘Plot 1’, size=14)
plt.xlabel(‘x-axis’, size=14)
plt.ylabel(‘y-axis’, size=14)
xData = np.linspace(0, 5, 100)
yData = self.expression(xData)
plt.plot(xData, yData, color=‘r’, label=‘y1 data’)
plt.scatter(data[0][0],data[0][1],s=50)
plt.scatter(data[1][0],data[1][1],s=50)
plt.scatter(data[2][0],data[2][1],marker=‘x’,s=50,)
plt.savefig(‘2d.png’,dpi=75)
def expression(self,x):
y = (-self.b - self.w[0]*x)/self.w[1]
return y
def show(self):
plt.show()
class perceptron:
def __init__(self,x,y,a=1):
self.x = x
self.y = y
self.w = np.zeros((x.shape[1],1))
self.b = 0
self.a = 1
def sign(self,w,b,x):
result = 0
y = np.dot(x,w)+b
return int(y)
def train(self):
flag = True
length = len(self.x)
while flag:
count = 0
for i in range(length):
tmpY = self.sign(self.w,self.b,self.x[i,:])
if tmpY*self.y[i]0:
tmp = self.y[i]*self.a*self.x[i,:]
tmp = tmp.reshape(self.w.shape)
self.w = tmp +self.w
self.b = self.b + self.y[i]
count +=1
if count == 0:
flag = False
return self.w,self.b
#原始數(shù)據(jù)
data = [[3,3],[4,3],[1,1]]
xArray = np.array([3,3,4,3,1,1])
xArray = xArray.reshape((3,2))
yArray = np.array([1,1,-1])
#感知機計算權(quán)值
myPerceptron = perceptron(x=xArray,y=yArray)
weight,bias = myPerceptron.train()
#畫圖
picture = showPicture(data,w=weight,b=bias)
picture.show()
責任編輯:ct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