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智東西微信號,作者心緣,本文為轉載分享)
半年之前,智東西曾以武林幾大門派比擬前兩年的AI芯片玩家的格局(深度 | AI芯片終極之戰)。而現實遠比小說更加精彩,半年以來AI芯片領域風云變幻,各種消息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
如果說2015年-2016年是AI芯片巨頭爭奪戰,2016-2017年是國內AI創業市場逐漸升溫并進入白熱化競爭的時段,那么這半年來可以說是更升到了一個小高潮。
從2018年3月至今,4家創企宣布獲得過億元的大額融資,十余家國內不同行業的巨頭跨界做起AI芯片,國外Facebook、Arm、特斯拉也紛紛曝出自研AI芯片的消息,阿里百度華為發布云端AI芯片,華為蘋果爭奪手機AI芯片之王,云知聲與思必馳朋友圈開撕,首款IoT芯片面世……這一連串消息的狂轟濫炸,讓這半年的AI芯片市場熱鬧到猶如繁弦急管般笙歌鼎沸。
2018開年以來,整個國內AI芯片市場呈現以下趨勢:
1、新一輪AI芯片創企完成融資且額度較大;
2、各類跨界巨頭紛紛進軍云端AI芯片,其中以華為、阿里、百度為首;
3、老牌AI芯片創企或將進入被收編整合的新浪潮,其中又以深鑒科技被賽靈思收購為首;
4、礦機芯片廠商打著AI芯片概念奔赴港股IPO;
5、手機終端打響AI芯片之戰,這一戰場以華為、蘋果為主,高通、三星有望跟進;
6、細分應用場景AI芯片不斷涌出,以語音AI芯片為代表。
總體來看,這半年來的AI芯片市場呈現兩大趨勢,一是“巨頭化”,二是“碎片化”。
“巨頭化”一方面指的是BAT蘋果華為賽靈思等巨頭的爭相進軍AI芯片,另一方面則是指明星創業公司們紛紛被巨頭以融資或其他形式“圈走”。
“碎片化”則是指AI芯片開始出現更加細分的應用場景,這一點從安防、家居等方面表現明顯。
國內AI芯片創企完成新一輪融資
從5月底至今,探境科技、耐能(Kneron)、寒武紀、肇觀電子、燧原科技等AI芯片創企分別完成新一輪融資。除了肇觀電子的融資金額未公開外,其余四家創企均獲得了億元級融資。
除了中科寒武紀是“純學院派”出身外,其他四家創企的創始團隊都曾在傳統芯片廠商有過豐富的芯片研發經歷。
在這些玩家中,最“年輕”的公司當屬燧原科技。這家公司今年3月才成立,首次融資就拿下了騰訊,要知道,這可是騰訊第一次投資國內的AI芯片創企。其創始人趙立東曾任職于AMD中國,還在銳迪科(先于展訊合并為紫光展銳)當總裁,有履歷如斯的團隊背景,燧原科技的起點已然很高。
此外,探境科技和耐能(Kneron)相隔一天宣布過千萬美元的新一輪融資,兩個公司的創始人都在芯片行業履歷滿滿。
探境科技創始人兼CEO魯勇為15年芯片打造經驗的半導體“老兵”,本碩博都畢業于清華,該公司的創始團隊也大多畢業于清華。魯勇告訴智東西,探境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在于AI芯片的存儲性能優化,其兩款分別針對圖像和語音的AI芯片將在今年年底流片面世。
另一個玩家耐能由劉峻誠博士在2015年創立于美國圣地亞哥。在創立第二年,耐能就領先業界推出其首款終端AI芯片NPU(Neural Processing Unit)。劉峻誠博士則是產學兩手抓,除了做自己的事業,還在加州大學開授CV技術與AI講座課程。今年7月16日,耐能宣布延攬前高通多媒體研發部門總監李湘村擔任首席科學家。
據說,AI芯片公司耐能CEO稱自己在幫高通跟HiMAX奇景光電打造NPU模塊方案、已經流片三五次,收了NRE費用。
AI芯片獨角獸寒武紀也在今年6月宣布數億美元的B輪融資。寒武紀的兩位創始人陳云霽、陳天石則均畢業于中科院計算機博士學位。
同時做云端和終端AI芯片兩條產品線的寒武紀,在今年5月的發布會上一次性推出5款硬件,包括三款終端IP處理器和兩款云端芯片,智東西曾對此做詳細報道
在一個月后,寒武紀完成數億美元B輪融資,整體估值達25億美元,繼續領跑全球AI芯片創企。
還有一家安防AI芯片創業公司的Pre-A輪融資正在開啟,它就是欣博電子。欣博電子它不僅專注于打造符合國家視頻監控安全標準的安防AI芯片,還與公安部第一研究院、中星微等一齊參與制定了另一份與視頻監控編解碼安全有關的國家標準SVAC 2.0。智東西曾與其創始人兼CEO梁敏學進行深入交流。
欣博電子主打一款專攻安防視頻監控場景的ASIC AI芯片,能夠進行監控視頻的前處理、后處理等一套完整的安防應用。智東西獨家獲悉,欣博電子的這款芯片目前目前已經流片成功,有10家左右的客戶已經簽訂合同使用,包括安防設備商、集成商等。
AI芯片創企新進展
除了拿到新一輪融資的玩家們,其余AI芯片創企們也有一些新的動向,有的發布新的AI芯片,有的公布了AI芯片的階段性進展。
今年7月18日,AI芯片行業被一則消息炸開了鍋。國內AI芯片獨角獸創業公司深鑒科技宣布被FPGA開山鼻祖、美國賽靈思(Xilinx)公司收購,具體交易金額未知,智東西曾第一時間對這一突發事件進行報道
作為三大國內AI芯片代表性玩家之一,深鑒科技被收購引發業內深思,有人認為搭上巨頭是一種穩妥落地的方式,也有人認為AI芯片初創企業并購潮已經開啟。
另一個被并購的語音創企是先聲互聯,這家語音公司在今年5月被阿里全資收購。
地平線機器人則在4月底發布新一代自動駕駛AI芯片征程2.0處理器。目前該處理器正在市場推廣階段。其業務副總裁張永謙透露,按照正常周期,該芯片今年出貨量預計不會太多,目標明年達到百萬級。
除了地平線機器人,還有兩家AI芯片創企在自動駕駛領域更進一步。
一個是專注研究類腦AI芯片+算法的西井科技。它在8月13日宣布和中國最大鉛鋅礦企業之一——西藏珠峰達成戰略合作,拿下首個自動駕駛礦車訂單,9月又推出全新自動駕駛品牌Qomolo逐路,并發布首款無人駕駛電動重卡Q-Truck。創始人兼 CEO 譚黎敏表示,他們的AI芯片將提供給逐路品牌使用。
西井科技的CEO譚黎敏曾告訴車東西,由于一枚AI芯片的適用范圍比較窄,在實用性上不太理想。在AI快速發展的時候將算法固化為芯片也有一定風險,因此西井在芯片量產工作上并沒有走得很急。(港口里玩無人卡車!這家公司這樣撬動數十億市場)
另一個則是硅谷公司異構智能(NovuMind)。該公司在今年5月的2018年嵌入式視覺高峰會上向業界展示其自主研發的首款云端AI芯片NovuTensor,該芯片設計在10月8日被異構智能宣布獲得美國專利。此外,這家公司將推出的第二款ASIC芯片,用于安防和自動駕駛應用中。
在全球知名調研機構Compass Intelligence 4月的一份AI芯片公司排名中,我國僅有兩家公司進入前二十名,其中一個是華為,名列第12位,另一個就是排名20位的瑞芯微(Rockchip)。瑞芯微在5月一連發布了四款“AI掃地機器人”芯片級解決方案,全面覆蓋從入門到高端的搜阿迪機器人產品。
從9月5日工信部公示的2018年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項目名單可以看到,中星微電子、寒武紀、熠知電子(Think Force)、深鑒科技、地平線機器人、云天勵飛、云知芯、中感微電子以及熠知電子關于AI芯片的項目分別上榜。
云天勵飛還在4月25日公布在AI芯片領域的階段性進展,他們表示正在研發的AI芯片IPU計劃在今年年中流片,在明年上半年正式商用。
云天勵飛提出AI芯片免費化,其CEO陳寧認為,AI芯片的商業價值是通過云端服務體現的,而不是通過傳統的芯片歸元成本體現,他相信到2025年,云天勵飛將在1億個智能終端中裝入他們大腦的芯片。
此外,清華大學Thinker團隊6月在國際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研討會(VLSI 2018)發布兩款極低功耗的AI芯片(Thinker-II和Thinker-S),目標在移動設備、嵌入式設備以及IoT中AI計算需求,有望在電池供點以及自供智能設備中得到廣泛應用。
老牌芯片玩家養精蓄銳
在這半年間,AI芯片創企們百家爭鳴,而以英偉達為代表的老牌芯片玩家們則依然走在AI芯片的最前端,不過,就發布新品和曝出新消息的節奏來看,這些玩家應該都還留著后手、藏著大招。
早在7個月前,全球FPGA芯片巨頭賽靈思就公布了新一代AI芯片架構ACAP,而就在前天,賽靈思在中國正式推出其7nm首款ACAP架構的芯片系列——Versal,不過正式大規模推向市場將會到明年下半年。賽靈思還推出了面向數據中心和AI加速卡Alveo U200和U250。
FPGA市場的另一大玩家英特爾在今年4月發布了搭載英特爾Arria 10GX FPGA芯片的可編程加速卡。
一個多月后,在英特爾舉辦的首屆開發者大會AIDC 2018上,英特爾發布新款云端AI芯片NNP“代號Spring Crest”,對標谷歌近期推出的第三代TPU。
而在9月,“核彈廠”英偉達和IP授權大佬Arm各自有了新動向。
英偉達在相隔不到兩周的時間分別發布了兩款新品,一個是專為AI推理設計的新款GPU Tesla T4,另一個是TensorRT 3 神經網絡推理加速器。英偉達表示,谷歌將率先把全新T4 GPU引入其云平臺。
Arm則與瑞芯微、OPEN AI LAB聯合發布了面向開發者教育的嵌入式AI應用開發平臺EAIDK ,并推出第一塊用于AI/ML的開發板卡EAIDK-610。
此前在3月英偉達宣布將聯合Arm打造IoT設備的AI芯片專用IP,并將該機器學習IP集成到Arm的Project Trillium平臺上。據華為業內人士透露,Arm自己的AI芯片計劃同時也在快速推進當中,我們也許很快就將迎來一場AI芯片大爆發的時代。
跨界巨頭云集AI芯片戰場
這半年來,AI行業出現一個明顯的趨勢,即各行各業的巨頭紛紛開始跨界做AI芯片。賽靈思CEO Victor Peng告訴智東西,之所以會有這么多科技巨頭都在打造AI芯片,這正是AI處于革命早期的特征,不同的行業在尋找不同的解決方案。
一方面,國內科技巨頭不再將腳步止于投資,而是陸續亮出自研云端AI芯片。
另一方面,隨著設備端推理的應用場景更為多樣化,智能手機、智能攝像頭、語音交互等設備的需求越來越豐富,需要定制化、低功耗、低成本的嵌入式解決方案,AI創企、傳統行業巨頭開始通過打造專用型AI芯片提高自身競爭力。
這些跨界公司可以分為如下幾類:云平臺巨頭、手機巨頭、語音廠商、傳統安防巨頭、電動汽車巨頭和挖礦巨頭。
1、科技巨頭啟動云端AI芯片計劃
早早將目光投向通用型AI的科技巨頭們,比如百度、阿里、華為等,在這半年間,陸續開始抬腳邁進云端AI芯片的大門。
此前BAT雖在AI芯片領域動作頻頻,不過基本都是在投資。百度投資了Lightelligence和上海漢楓,自研芯片DuerOS智慧芯片、XPU;阿里巴巴投了中天微、寒武紀、深鑒科技、耐能(Kneron)和翱捷科技(ASR)、Barefoot Networks;騰訊投資了Barefoot Networks和比特大陸。
今年4月19日,阿里打響跨界云端AI芯片的頭炮,宣布達摩院正在研發一款名為 Ali-NPU 的神經網絡芯片,用于AI推理計算,計劃在明年4月發布Ali-NPU。阿里稱,該芯片的性能將是現在市面上主流 CPU、GPU 架構 AI 芯片的 10 倍。
就在消息宣布次日,阿里收購了我國唯一擁有嵌入式CPU IP核的公司中天微。如今,阿里把中天微和阿里達摩院的芯片研發團隊組成了“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
不同于首次公布造芯計劃的阿里,已有造芯經驗的百度在7月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推出號稱“中國首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的昆侖芯片,號稱最高算力可達260TOPS,并稱該芯片正在流片中
相較而言,在AI芯片領域布局最少的騰訊似乎暫無自研芯片計劃。馬化騰在5月演講中坦率地講騰訊未必擅長芯片研發,不過他認為騰訊有海量的應用服務、大規模的用戶,有包括云在內的很多數據中心,可以倒逼芯片設計行業針對騰訊的服務和需求做設計。
3個月后,在10月10日的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重磅推出采用達芬奇架構的兩款AI芯片,其中昇騰910主打云場景的超高算力,另一款昇騰310則主打終端低功耗AI場景。
?
國內科技巨頭連扔重磅炸彈,而在大洋彼岸,各大科技巨頭也沒閑著,除了谷歌、微軟持續更新芯片進展外,Facebook也踏入了AI芯片的沙場。
今年4月,Facebook被曝在組建自研AI芯片的團隊,沒過多久,Facebook首席AI科學家Yann LeCun首次披露Facebook在AI芯片的具體方向——實時分析和過濾視頻內容。Lecun表示,他們不想搶英偉達、高通的飯碗,只希望更好服務自己的業務。
3個月后,Facebook挖到谷歌芯片負責人Shahriar Rabii,任命其擔任Facebook的副總裁和芯片部門負責人。
谷歌在5月舉辦的I/O開發者大會上發布TPU 3.0云端芯片,據稱該芯片比去年的TPU 2.0強大八倍。
同樣在5月,微軟AI芯片Brainwave開放云端測試版,稱Project Brainwave計算平臺使用的FPGA芯片為實時AI而設計,比谷歌使用的TPU芯片處理速度快上了5倍(微軟AI芯片Brainwave開放云端試用版 比TPU快5倍)。微軟Azure執行副總裁Jason Zander還曾表示,微軟Azure實際上設計了許多自研芯片,用于數據中心。
華登國際創始人兼董事長、軟件巨頭Cadence CEO陳立武曾告訴智東西,雖然這個市場巨頭林立,但大公司做芯片往往是為了針對自己的特定業務進行優化,比如谷歌、亞馬遜、Facebook等,BAT現在也很積極,但并不代表其他云AI芯片企業沒有機會了。
2、蘋果華為打響手機芯片戰
如果說云端芯片聽起來遙不可及,那么移動終端AI芯片則悄然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今年華為和蘋果分別發布均采用7nm工藝的第二代AI芯片麒麟980和仿生芯片A12(蘋果十年一“芯”)。
華為麒麟980采用雙核NPU,在視頻檢測、物體四節識別和物體分割三個方面均有升級。蘋果A12則將神經網絡引擎數提升到了8個。
三星在今年3月22日低調上線了一款AI處理器Exynos 9610,該芯片搭載了一個基于深度學習的視覺圖像處理單元(vision image processing unit),里面包含一個DSP和一個神經網絡引擎。
同樣,另一手機芯片巨頭聯發科的Helio P60在3月推出,這顆芯片上搭載了AI處理模塊APU(AI processing unit),APU基于聯發科此前的視覺處理模塊VPU演進而來(聯發科Heilo P60 AI芯片解讀:首塊搭載APU模塊芯片 支持Animoji動畫表情)。
除了智能手機之外,智能穿戴也越來越熱門。這就不得不提到小米的生態鏈企業華米科技。
上個月,華米科技推出世界首款智能可穿戴領域的AI芯片黃山1號,采用RISC-V指令集,據說相比ARM架構,其運算效率高出38%。該芯片著重在醫療健康上,通過AI計算前移降低功耗。
華米科技創始人兼CEO黃汪稱,這款芯片已經流片成功,2019年上半年將應用在華米可穿戴新品中。
3、語音廠商扎堆涌入AI芯片
而就在今年5-6月,語音識別技術公司扎堆公布做AI語音專用芯片的消息,使得AI專用語音芯片迎來一個高峰期。
在云知聲創始人兼CEO黃偉看來,做IoT和AI產品始終是繞不過芯片的,芯片的研發也是在為產品化打好基礎。5月16日,云知聲推出首款面向IoT人機交互場景的AI芯片UniOne以及針對智能家居場景的行業解決方案雨燕。
在UniOne發布8天后,出門問問推出了據稱是國內首款已量產AI語音芯片模組“問芯”Mobvoi A1,可為核心應用場景智能電視、機頂盒與機器人提供一站式AI語音交互解決方案。其創始人兼CEO李志飛表示,其價格只有同類語音交互解決方案的50%。
6月26日,Rokid舉辦了成立四年以來的首場發布會,推出AI語音專用SoC芯片KAMINO18。其CEO Misa告訴智東西,Rokid已經拿下幾百萬片芯片訂單。Misa也指出Rokid芯片和云知聲芯片的不同:“Rokid芯片是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云知聲的芯片更偏向控制?!?/p>
同一天,思必馳完成5億元D輪融資。該公司同時宣布已在研發適用于智能語音交互的ASIC芯片,預計下半年流片上市,并透露已與某芯片巨頭合作,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思必馳還表示公司已有較明確的上市計劃,首選在國內資本市場。
不過,在此期間還有一個小插曲,思必馳融資和芯片消息的發布,曾引發云知聲CEO黃偉和思必馳CMO龍夢竹在朋友圈隔空開撕。
被阿里全資收購的先聲互聯的創始人付強告訴智東西,隨著阿里在芯片上的戰略布局,他們也會在語音專用芯片上有更多進展。
4、老牌安防巨頭芯片計劃曝光
在正在興起的AI落地浪潮中,安防領域可以說是當之無愧最火熱的AI應用場景。
隨著越來越多AI創企涌入這片市場,智能監控系統正覆蓋到更多的區域,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宇視科技這三個加起來占據安防領域半壁江山的傳統行業巨頭也紛紛走起了智能化轉型之路。
此前在發改委2018年“互聯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擬支持項目名單上,??低暋?a href="http://www.xsypw.cn/v/tag/3744/" target="_blank">計算機視覺AI芯片研發及產業化項目”赫然列于其中。
繼??抵螅笕A的AI芯片計劃也浮出水面。在近日工信部下發的2018年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項目名單中,我們看到了大華股份申報的“視頻監控人工智能SoC芯片研發及應用”項目。
大華股份相關技術研發人員表示,目前大華這款自研的AI SoC芯片已經裝配于新推出的新品睿智系列經濟型人臉攝像機中,它相比市面上的智能攝像機,價格大大降低,且穩定性得以保障。
然而由于透露的相關消息甚少,我們幾乎對這些老牌安防巨頭的AI芯片研發進展一無所知。
5、多方勢力進軍自動駕駛芯片
AI芯片是自動駕駛計算平臺的關鍵組成部分,由于關系到人身安全,相比其他AI芯片,自動駕駛AI芯片的容錯率更低、研發難度更大。
不過,自動駕駛領域的超級“網紅”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一向不走尋常路。馬斯克在8月2日宣布特斯拉自研AI自動駕駛芯片“Hardware 3”,稱其已籌備了兩三年,用于特斯拉所有的電動汽車之中,能將特斯拉汽車性能最高提升5-20倍。
據悉,特斯拉自研芯片與其當前使用的芯片成本相差無幾。此前特斯拉汽車主要使用英偉達的芯片,不過馬斯克稱特斯拉的自研芯片沒有一味依賴英偉達等芯片廠商。
除了特斯拉外,國內企業也在進軍這個領域。云知聲在和億咖通科技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進行合作,共同研發汽車前裝車規級AI芯片。
在今年的CES Aisa展會上,零跑汽車宣布和大華股份聯手研發的AI自動駕駛芯片“凌芯01”已進入集成驗證階段,明年第二季度進行實車測試。在(零跑汽車發布自動駕駛芯片 首款量產車明年一季度交付)有具體描述該自動駕駛芯片具有的六點優勢。
6、礦機巨頭押寶AI芯片
作為比特幣狂潮的賣水人、虛擬貨幣“礦級芯片”的生產商,排名世界前二的代表玩家比特大陸和嘉楠耘智,在面臨數字貨幣波動的風險之際,紛紛跨界轉型押寶AI芯片,并且都選擇了赴港IPO。
此前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在接受外媒采訪時表示,五年內比特大陸近 40%的收入將來自 AI 芯片。
今天,比特大陸推出首款28nm工藝面向邊緣計算的低功耗AI協處理器BM1880,能夠搭載在安防智能攝像機、安防USB人工智能模塊等產品中。
嘉楠耘智則在8月和9月連造兩大新聞,先是在8月8日宣布全球首個7nm芯片成功量產,隨后在 9月發布第一代8 AI芯片勘智(Kendryte),定位AI和邊緣計算兩大領域,主應用在IoT市場。這款芯片采用RISC-V CPU,據說其機器視覺與語音識別能力的神經網絡計算加速IP完全為自主研發。
國外AI芯片創企拿下GV首投
在最近半年,有一批國外AI芯片創企獲得融資。
雖說谷歌早早推出TPU,谷歌母公司Alphabet風險投資部門Google Venture(GV)對AI芯片卻一直保持謹慎的態度。今年3月,GV獻出對AI芯片公司的首次投資,領投AI芯片創企SambaNova System A輪融資。
研究使用模擬電信號和閃存進行機器學習推理計算的Mythic也在3月獲得新一輪由軟銀領投的新一輪融資。這家公司目前著眼于智能家居、攝像頭、可穿戴設備以及無人機之類的低功效嵌入式設備,目標是將數據移動到內存中進行,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出廠第一批硅片樣品,并于2019年全面投產。
以色列AI芯片創企Hailo在6月宣布A輪1200萬美元融資。其深度學習芯片樣品預計在明年上半年進入市場,這些芯片能在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物聯網(IoT)以及智能家用電器和相機。
在上個月獲得新一輪融資的美國創企ThinCI則專注于開發自動駕駛汽車AI芯片。
還有一家以色列芯片企業Habana Kabs,近期該公司宣布正式退出隱身模式,在今年9月推出面向精選客戶推出首個人工智能 (AI) 處理器樣品Goya,據稱是世界上最快的AI芯片,其推理性能高于GPU。該公司還計劃2019年第二季推出首個Gaudi訓練處理器。
硅谷AI芯片初創公司Wave Computing也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AI芯片,其CTO及DPU(Dataflow Processing Unit)首席架構師Dr. Chris Nicol表示他們的產品DPU在加速神經網絡訓練上能夠超越GPU 1000x。
這家公司還在近期干了一件大事,收購了硅谷“老前輩”MIPS(原被Imagination收購)。MIPS曾在6年前被Imagination收購,然而MIPS非但沒給Imagination帶來預期效果,反而還拖累了Imagination的業績。去年5月MIPS被Imagination甩賣,從當年收購價1億美元縮水到6500萬美元。
此外,今年Wave Computing已在上海設立中國分公司。
結語:傳統行業巨頭積極跨界,新興AI芯片勢力崛起
總的來看,目前跨界的AI芯片企業主要可分為幾大陣營:
一,以阿里、百度、華為等為代表的云平臺巨頭;
二,以蘋果、華為、三星等為代表的手機巨頭;
三,以云知聲、思必馳、云從等為代表的AI技術創企;
四,以海康威視、大華股份等為代表的傳統芯片巨頭;
五,以比特大陸、嘉楠耘智為代表的挖礦巨頭。
從目標市場來看,除了寒武紀、華為、比特大陸的AI芯片覆蓋到云端和終端市場外,其余絕大多數涉足AI芯片的企業都先主攻一個市場。另外,大多數跨界AI芯片的企業都和芯片商有合作,還不能完全擔得起“自研”二字。比如華為的手機AI芯片用到寒武紀NPU方案,出門問問、Rokid的AI專用語音芯片由杭州國芯定制。
不過,傳統行業玩家通常擁有比AI創企更深厚的行業積累和行業資源,在傳統行業的長期摸索也有助于支撐長期芯片研發所需的高成本。而AI創企則在如何強化AI能力方面具有優勢,基于AI技術的積累,他們更易懂得如何使算力更好地匹配算法。多個行業巨頭的加入,把AI芯片市場炒的更加火熱,新老AI芯片勢力的崛起,也為這個領域帶來更多可能。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