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介紹
μC/OS-Ⅱ是一種開放源碼的實時操作系統,具有搶先式、多任務的特點,已被應用到眾多的微處理器上。雖然該內核功能較多,但還是有不甚完善的地方。筆者在分析使用中發現,內核在任務管理(包括任務調度、任務間的通信與同步)和中斷管理上是比較完善的,具有可以接受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但在內存管理上顯得過于簡單,內存分區的建立方式有不合理之處。
1 內存管理不足之處的分析
在分析許多μC/OS-Ⅱ的應用實例中發現,任務棧空間和內存分區的創建采用了定義全局數組的方法,即定義一維或二維的全局數組,在創建任務或內存分區時,將數組名作為內存地址指針傳遞給生成函數。這樣實現起來固然簡單,但是不夠靈活有效。
編譯器會將全局數組作為未初始化的全局變量,放到應用程序映像的數據段。數組大小是固定的,生成映像后不可能在使用中動態地改變。對于任務棧空間來說,數組定義大了會造成內存浪費;定義小了任務棧溢出,會造成系統崩潰。對于內存分區,在不知道系統初始化后給用戶留下了多少自由內存空間的情況下,很難定義內存分區所用數組的大小。總之利用全局數組來分配內存空間是很不合理的。
另外,現在的μC/OS-Ⅱ只支持固定大小的內存分區,容易造成內存浪費。μC/OS-Ⅱ將來應該被改進以支持可變大小的內存分區。為了實現這一功能,系統初始化后能清楚地掌握自由內存空間的情況是很重要的。
2 解決問題的方法
為了能清楚掌握自由內存空間的情況,避免使用全局數組分配內存空間,關鍵是要知道整個應用程序在編譯、鏈接后代碼段和數據段的大小,在目標板內存中是如何定位的,以及目標板內存大小。對于最后一條,系統編程人員當然是清楚的,第一條編譯器會給出,而如何定位是由編程人員根據具體應用環境在系統初始化確定的。因此,系統初始化時,如果能正確安排代碼段和數據段的位置,就能清楚地知道用戶可以自由使用的內存空間起始地址。用目標板內存最高端地址減去起始地址,就是這一自由空間的大小。
3 舉例描述該方法的實現
下面以在CirrusLogic公司的EP7211微處理器上使用μC/OS-Ⅱ為例,描述該方法的實現過程。假設基于μC/OS-Ⅱ的應用程序比較簡單,以簡化問題的闡述。
3.1 芯片初始化過程和鏈接器的功能
EP7211采用了RISC體系結構的微處理器核ARM7TDMI,該芯片支持內存管理單元MMU。系統加電復位后,從零地址開始執行由匯編語言編寫的初始化代碼。零地址存放著中斷向量表,第一個是復位中斷,通過該中斷向量指向的地址可以跳轉到系統初始化部分,執行微處理器寄存器初始化。如果使用虛擬內存,則啟動MMU,然后是為C代碼執行而進行的C環境初始化。之后創建中斷處理程序使用的棧空間,最后跳轉到C程序的入口執行系統C程序。
對于應用程序,ARM軟件開發包提供的ARM鏈接器會產生只讀段(read-only section RO)、讀寫段(read-write section RW)和零初始化段(zero-initialized section ZI)。每種段可以有多個,對較簡單的程序一般各有一個。
只讀段就是代碼段,讀寫段是已經初始化的全局變量,而零初始化段中存放未初始化的全局變量。鏈接器同時提供這三種段的起始地址和結束地址,并用已定義的符號表示。描述如下:Image$$RO$$Base表示只讀段的起始地址,Image$$RO$$Limit表示只讀段結束后的首地址;Image$$RW$$Base 表示讀寫段的起始地址,Image$$RW$$Limit表示讀寫段結束后的首地址;Image$$ZI$$Base 表示零初始化段的起始地址,Image$$ZI$$Limit表示零初始化段結束后的首地址。
一般嵌入式應用,程序鏈接定位后生成bin文件,即絕對地址空間的代碼,因此上述符號的值表示物理地址。對于簡單程序,可在編譯鏈接時指定RO和RW的基地址,幫助鏈接器計算上述符號的值。對于較復雜的程序可以由scatter描述文件來定義RO和RW的基地址。
3.2 具體實例及說明
所謂C環境初始化,就是利用上述符號初始化RW段和ZI段,以使后面使用全局變量的C程序正常運行。下面是初始化部分的實例:
ENTRY ;應用程序入口,應該位于內存的零地址。
;中斷向量表
B Reset_Handler
B Undefined_Handler
B SWI_Handler
B Prefetch_Handler
B Abort_Handler
NOP ;保留向量
B IRQ_Handler
B FIQ_Handler
;當用戶使用除復位中斷以外的幾個中斷時,應將跳轉地址換成中斷處理程序的入口地址。
Undefined_Handler
B Undefined_Handler
SWI_Handler
B SWI_Handler
Prefetch_Handler
B Prefetch_Handler
Abort_Handler
B Abort_Handler
IRQ_Handler
B IRQ_Handler
FIQ_Handler
B FIQ_Handler
;程序初始化部分
Reset_Handler
;初始化微處理器寄存器,以使其正常工作。
……
;啟動MMU,進入虛擬內存管理。
……
;初始化C環境。
IMPORT |Image$$RO$$Limit|
IMPORT |Image$$RW$$Base|
IMPORT |Image$$ZI$$Base|
IMPORT |Image$$ZI$$Limit|
LDR r0, =|Image$$RO$$Limit|
LDR r1, =|Image$$RW$$Base|
LDR r3, =|Image$$ZI$$Base|
CMP r0, r1
BEQ %F1
0 CMP r1, r3
LDRCC r2, [r0], #4
STRCC r2, [r1], #4
BCC %B0
1 LDR r1, =|Image$$ZI$$Limit|
MOV r2, #0
2 CMP r3, r1
STRCC r2, [r3], #4
BCC %B2
在RAM中初始化RW段和ZI段后,ZI段結束后的首地址到系統RAM最高端之間的內存就是用戶可以自由使用的空間,也就是說Image$$ZI$$Limit是這一內存空間的起始地址。
如果系統使用了FIQ和IRQ中斷,在ZI段之后可以創建這兩種中斷的棧空間,然后是操作系統使用的SVC模式下的棧空間,假設每一個棧大小為1024個字節。如果系統使用了定時器,還可在此之后創建定時器中斷的棧空間,假設其大小也為1024個字節。此時自由內存空間的起始地址變為:
Image$$ZI$$Limit+1024×4
在初始化代碼的最后將其作為一個參數傳遞到C程序入口,代碼如下:
LDR r0, =|Image$$ZI$$Limit|
;創建IRQ棧空間。
……
;增加地址指針。
ADD r0, r0, #1024
;創建FIQ棧空間。
……
;增加地址指針。
ADD r0, r0, #1024
;創建SVC棧空間。
……
;增加地址指針。
ADD r0, r0, #1024
;創建定時器中斷棧空間。
……
;增加地址指針。
ADD r0, r0, #1024
;導入C代碼入口點。
IMPORT C_ENTRY
;跳轉到C代碼,此時r0作為入口參數。
B C_ENTRY
1 內存管理不足之處的分析
在分析許多μC/OS-Ⅱ的應用實例中發現,任務棧空間和內存分區的創建采用了定義全局數組的方法,即定義一維或二維的全局數組,在創建任務或內存分區時,將數組名作為內存地址指針傳遞給生成函數。這樣實現起來固然簡單,但是不夠靈活有效。
編譯器會將全局數組作為未初始化的全局變量,放到應用程序映像的數據段。數組大小是固定的,生成映像后不可能在使用中動態地改變。對于任務棧空間來說,數組定義大了會造成內存浪費;定義小了任務棧溢出,會造成系統崩潰。對于內存分區,在不知道系統初始化后給用戶留下了多少自由內存空間的情況下,很難定義內存分區所用數組的大小。總之利用全局數組來分配內存空間是很不合理的。
另外,現在的μC/OS-Ⅱ只支持固定大小的內存分區,容易造成內存浪費。μC/OS-Ⅱ將來應該被改進以支持可變大小的內存分區。為了實現這一功能,系統初始化后能清楚地掌握自由內存空間的情況是很重要的。
2 解決問題的方法
為了能清楚掌握自由內存空間的情況,避免使用全局數組分配內存空間,關鍵是要知道整個應用程序在編譯、鏈接后代碼段和數據段的大小,在目標板內存中是如何定位的,以及目標板內存大小。對于最后一條,系統編程人員當然是清楚的,第一條編譯器會給出,而如何定位是由編程人員根據具體應用環境在系統初始化確定的。因此,系統初始化時,如果能正確安排代碼段和數據段的位置,就能清楚地知道用戶可以自由使用的內存空間起始地址。用目標板內存最高端地址減去起始地址,就是這一自由空間的大小。
3 舉例描述該方法的實現
下面以在CirrusLogic公司的EP7211微處理器上使用μC/OS-Ⅱ為例,描述該方法的實現過程。假設基于μC/OS-Ⅱ的應用程序比較簡單,以簡化問題的闡述。
3.1 芯片初始化過程和鏈接器的功能
EP7211采用了RISC體系結構的微處理器核ARM7TDMI,該芯片支持內存管理單元MMU。系統加電復位后,從零地址開始執行由匯編語言編寫的初始化代碼。零地址存放著中斷向量表,第一個是復位中斷,通過該中斷向量指向的地址可以跳轉到系統初始化部分,執行微處理器寄存器初始化。如果使用虛擬內存,則啟動MMU,然后是為C代碼執行而進行的C環境初始化。之后創建中斷處理程序使用的棧空間,最后跳轉到C程序的入口執行系統C程序。
對于應用程序,ARM軟件開發包提供的ARM鏈接器會產生只讀段(read-only section RO)、讀寫段(read-write section RW)和零初始化段(zero-initialized section ZI)。每種段可以有多個,對較簡單的程序一般各有一個。
只讀段就是代碼段,讀寫段是已經初始化的全局變量,而零初始化段中存放未初始化的全局變量。鏈接器同時提供這三種段的起始地址和結束地址,并用已定義的符號表示。描述如下:Image$$RO$$Base表示只讀段的起始地址,Image$$RO$$Limit表示只讀段結束后的首地址;Image$$RW$$Base 表示讀寫段的起始地址,Image$$RW$$Limit表示讀寫段結束后的首地址;Image$$ZI$$Base 表示零初始化段的起始地址,Image$$ZI$$Limit表示零初始化段結束后的首地址。
一般嵌入式應用,程序鏈接定位后生成bin文件,即絕對地址空間的代碼,因此上述符號的值表示物理地址。對于簡單程序,可在編譯鏈接時指定RO和RW的基地址,幫助鏈接器計算上述符號的值。對于較復雜的程序可以由scatter描述文件來定義RO和RW的基地址。
3.2 具體實例及說明
所謂C環境初始化,就是利用上述符號初始化RW段和ZI段,以使后面使用全局變量的C程序正常運行。下面是初始化部分的實例:
ENTRY ;應用程序入口,應該位于內存的零地址。
;中斷向量表
B Reset_Handler
B Undefined_Handler
B SWI_Handler
B Prefetch_Handler
B Abort_Handler
NOP ;保留向量
B IRQ_Handler
B FIQ_Handler
;當用戶使用除復位中斷以外的幾個中斷時,應將跳轉地址換成中斷處理程序的入口地址。
Undefined_Handler
B Undefined_Handler
SWI_Handler
B SWI_Handler
Prefetch_Handler
B Prefetch_Handler
Abort_Handler
B Abort_Handler
IRQ_Handler
B IRQ_Handler
FIQ_Handler
B FIQ_Handler
;程序初始化部分
Reset_Handler
;初始化微處理器寄存器,以使其正常工作。
……
;啟動MMU,進入虛擬內存管理。
……
;初始化C環境。
IMPORT |Image$$RO$$Limit|
IMPORT |Image$$RW$$Base|
IMPORT |Image$$ZI$$Base|
IMPORT |Image$$ZI$$Limit|
LDR r0, =|Image$$RO$$Limit|
LDR r1, =|Image$$RW$$Base|
LDR r3, =|Image$$ZI$$Base|
CMP r0, r1
BEQ %F1
0 CMP r1, r3
LDRCC r2, [r0], #4
STRCC r2, [r1], #4
BCC %B0
1 LDR r1, =|Image$$ZI$$Limit|
MOV r2, #0
2 CMP r3, r1
STRCC r2, [r3], #4
BCC %B2
在RAM中初始化RW段和ZI段后,ZI段結束后的首地址到系統RAM最高端之間的內存就是用戶可以自由使用的空間,也就是說Image$$ZI$$Limit是這一內存空間的起始地址。
如果系統使用了FIQ和IRQ中斷,在ZI段之后可以創建這兩種中斷的棧空間,然后是操作系統使用的SVC模式下的棧空間,假設每一個棧大小為1024個字節。如果系統使用了定時器,還可在此之后創建定時器中斷的棧空間,假設其大小也為1024個字節。此時自由內存空間的起始地址變為:
Image$$ZI$$Limit+1024×4
在初始化代碼的最后將其作為一個參數傳遞到C程序入口,代碼如下:
LDR r0, =|Image$$ZI$$Limit|
;創建IRQ棧空間。
……
;增加地址指針。
ADD r0, r0, #1024
;創建FIQ棧空間。
……
;增加地址指針。
ADD r0, r0, #1024
;創建SVC棧空間。
……
;增加地址指針。
ADD r0, r0, #1024
;創建定時器中斷棧空間。
……
;增加地址指針。
ADD r0, r0, #1024
;導入C代碼入口點。
IMPORT C_ENTRY
;跳轉到C代碼,此時r0作為入口參數。
B C_ENTRY
下載該資料的人也在下載
下載該資料的人還在閱讀
更多 >
- 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μC/OS-Ⅱ在LPC1788上的移植及應用
- 基于μC/OS-Ⅱ的遠程環境監測系統設計方案
- 以μC OS-III為例的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概述 8次下載
- 淺談嵌入式操作系統μC/OS-Ⅱ面向數控系統的改進 1次下載
- 關于μC/OS-II實時操作系統內存管理的改進方法分析 0次下載
- 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μC_OS_在LPC1788上的移植及應用 10次下載
- 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uCOS-II原理 261次下載
- 實時操作系統μCOS_II在LPC2114上的移植
- 一種基于μC/OS-Ⅱ的IPMC開發方案
- 基于μC/OS-Ⅱ的實時分層調度算法研究
- 實時操作系統μC/OS-II調度算法的研究
- 無線信息設備的理想操作系統Symbian OS
- μC/OS-Ⅱ與VxWORKs介紹及說明
- UC/OS-Ⅱ操作系統在ARM處理器上的移植
- 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μC/OS-Ⅱ在ARM處理器上的實現
- 詳解實時操作系統和非實時操作系統 3500次閱讀
- FreeRTOS:一個迷你的實時操作系統內核 828次閱讀
- Linux是實時系統還是分時操作系統? 1414次閱讀
- 內存的基本概念以及操作系統的內存管理算法 1486次閱讀
- RTA-OS實時操作系統中的Task對象 3108次閱讀
- 基于實時嵌入式操作系統mC/OS-II實現GPRS終端系統的設計 2252次閱讀
- μC/OS-II操作系統移植在LPC2378上的系統測試及問題解決方法 1055次閱讀
- 米爾科技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介紹 2179次閱讀
- 51單片機對μC/OS-II實時操作系統的移植 2385次閱讀
- 對實時操作系統特性的討論 5039次閱讀
- 基于Linux上進行改進的具有實時應用能力的現代嵌入式操作系統解決方案詳解 843次閱讀
- μC/OS-Ⅱ操作系統設備驅動設計及實際應用舉例 1553次閱讀
- 如何安裝實時操作系統RTOS 6104次閱讀
- 基于FreeRTOS的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的原理和實現 6562次閱讀
- uC/OS和uClinux操作系統的區別 4403次閱讀
下載排行
本周
- 1TC358743XBG評估板參考手冊
- 1.36 MB | 330次下載 | 免費
- 2開關電源基礎知識
- 5.73 MB | 6次下載 | 免費
- 3100W短波放大電路圖
- 0.05 MB | 4次下載 | 3 積分
- 4嵌入式linux-聊天程序設計
- 0.60 MB | 3次下載 | 免費
- 5基于FPGA的光纖通信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 0.61 MB | 2次下載 | 免費
- 6基于FPGA的C8051F單片機開發板設計
- 0.70 MB | 2次下載 | 免費
- 751單片機窗簾控制器仿真程序
- 1.93 MB | 2次下載 | 免費
- 8基于51單片機的RGB調色燈程序仿真
- 0.86 MB | 2次下載 | 免費
本月
- 1OrCAD10.5下載OrCAD10.5中文版軟件
- 0.00 MB | 234315次下載 | 免費
- 2555集成電路應用800例(新編版)
- 0.00 MB | 33564次下載 | 免費
- 3接口電路圖大全
- 未知 | 30323次下載 | 免費
- 4開關電源設計實例指南
- 未知 | 21548次下載 | 免費
- 5電氣工程師手冊免費下載(新編第二版pdf電子書)
- 0.00 MB | 15349次下載 | 免費
- 6數字電路基礎pdf(下載)
- 未知 | 13750次下載 | 免費
- 7電子制作實例集錦 下載
- 未知 | 8113次下載 | 免費
- 8《LED驅動電路設計》 溫德爾著
- 0.00 MB | 6653次下載 | 免費
總榜
- 1matlab軟件下載入口
- 未知 | 935054次下載 | 免費
- 2protel99se軟件下載(可英文版轉中文版)
- 78.1 MB | 537796次下載 | 免費
- 3MATLAB 7.1 下載 (含軟件介紹)
- 未知 | 420026次下載 | 免費
- 4OrCAD10.5下載OrCAD10.5中文版軟件
- 0.00 MB | 234315次下載 | 免費
- 5Altium DXP2002下載入口
- 未知 | 233046次下載 | 免費
- 6電路仿真軟件multisim 10.0免費下載
- 340992 | 191185次下載 | 免費
- 7十天學會AVR單片機與C語言視頻教程 下載
- 158M | 183278次下載 | 免費
- 8proe5.0野火版下載(中文版免費下載)
- 未知 | 138040次下載 | 免費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