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讓人們的生活變得簡單而又豐富,獲取視頻娛樂資訊的途徑更是五花八門??峙鲁藸敔斈棠棠且惠厓喝诉€會守著電視機觀看節目以外,年輕一代恐怕更傾向于在平板或者手機上翻看自己喜歡的節目了。這種變化,來的如此突然,它險些讓電視退出歷史舞臺,淪為客廳的“背景墻”。
但這種刺激未嘗是件壞事,它加速了電視顯示技術的迭代,各大廠商也是極力促成新技術的誕生,試圖讓消費者看到,電視機在客廳娛樂中的不可替代性。所以,新一代顯示技術的有力競爭者——OLED電視應運而生。
自2013年開始,OLED面板技術逐漸成熟,從一開始的定位高端,到現在的價格日趨親民,OLED電視的優勢已經越來越明顯。當年擊敗傳統CRT,持續霸占電視市場近20年之久的液晶電視(LCD電視),如今真的要被趕下神壇了嗎?
OLED電視越來越便宜,液晶電視到底還值不值得買?
恰巧,我身邊也有很多自稱“中產階級”的朋友想要換個高逼格的好電視,但是對于新興的各種顯示技術仍是一頭霧水。鑒于目前很多人在該選傳統液晶電視(LCD)還是OLED電視上犯迷糊,OLED電視到底好在哪兒,我到底有沒有必要多花錢在這些新技術上?
盡管很多人似乎對LCD和OLED兩大技術的差異有著清晰的認知,但這兩大技術的區別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考慮到越來越多的人依然糾結于該買OLED還是LCD,今天筆者就從1.輕薄程度、2.色彩、3.黑場表現、4.響應時間、5.HDR效果、6.可視角度、7.價格等多個技術維度逐一分析,目的就是讓大家真正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選購時作出最適合自己的決策。
技術起底,LCD和OLED究竟有啥區別?
首先,我們要知道,LCD和OLED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顯示技術。兩者在發光原理上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而這些“先天”的差異化,導致兩類電視產品相互“取長補短”。
從字面意義上看,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就是“液態晶體顯示”技術,LCD電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液晶電視,是一種采用了LED(發光二極管)為背光光源的液晶顯示技術電視。
而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字面理解為“有機發光二極管”,它和LCD最大的區別就是具有“自發光”的屬性,有機發光半導體的元件可以“自行發光”,并不需要“背光源”的支持。
從字面上理解,好多人可能還是不太明白:“自發光”是什么意思?OLED技術具體是怎么實現的?不要緊,曾有業內人士對OLED和LCD的區別做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OLED和LCD,一個像太陽,而另一個像月亮。”
當然,OLED是太陽,因為所有恒星都是“自發光”的,所以無論你從哪個角度上看它都是亮的。LCD則更像是月亮,因為行星本身不會發光,需要輔助光源,并通過反射折射光線來發光;而LCD的光源就是屏幕后方的背光板,通過折射反射來照亮顯示屏。
精簡的模塊架構使得OLED在輕薄程度上優勢明顯
相比較結構復雜的液晶技術,OLED顯示技術由于不需要背光的支持,所以省去了液晶和背光模組,結構非常簡單,機身自然也可以達到極致超薄,大概可以做到傳統LCD的1/3 厚度。而全球最薄的壁紙電視,目前只有OLED顯示技術才可以實現,2.57mm的厚度足以讓人瞠目結舌。而OLED顯示技術除了更加輕薄以外,它的優勢還體現在了產品形態上。
OLED的柔性可彎曲特性,不僅可以應用在電視上,未來或許可以讓智能設備充滿想象空間。結合OLED薄的特性,屏幕可以做成一張紙那么薄,可隨意彎曲折疊,這在LCD時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由于輕薄 “屏幕發聲”這種黑科技只有OLED才能實現
而在去年,OLED電視實現了我們聞所未聞的“屏幕發聲”這樣的黑科技。這項技術來自索尼發布的2017年旗艦產品——XBR-A1E Bravia 4K OLED電視。它的神奇之處在于,產品可以不依靠發聲單元,而是通過屏幕震動來發聲;換句話講,電視屏幕就相當于揚聲器。這項技術可以節省電視內部的空間,并充分發揮OLED無需背光的超薄優勢。
由于液晶屏幕的結構比較復雜,分背光層和液晶材料層,而震動又會對液晶分子的偏轉產生影響。所以以屏幕震動產生聲音的技術,只能應用在結構相對簡單且輕薄的OLED電視上。故,論輕薄程度:OLED勝。
黑場表現:OLED勝
黑場表現也可以稱為黑位水平:指的是畫面在顯示最深顏色時,究竟能“黑”到什么程度。舉一個現實中的簡單例子:經常玩兒游戲的同學應該比較清楚,在游戲讀取階段,一般都是黑屏狀態,屏幕下方一般會出現“Now Loading”的白色字樣。這個時候是考驗LCD和OLED黑場表現的最佳時機。
由于結構限制,LCD一般是通過對白光的屏蔽來實現黑色的表現,因此想要顯示出真正的黑色是非常困難的。嚴格講,LCD電視并不能帶來真正的黑色,畢竟遮蔽效果再好,還是會有一定的漏光現象,就連近些年大展頭角的QLED量子點背光系統都無法保證完全不漏光。
而OLED具有電致自發光的特性,每個像素點自身都能獨立發光,光源可以自發控制,只要關閉發光機制,就可以帶來真正的黑色。因此,在黑場下不可能出現漏光現象,從而提高對比度和畫質表現。所以,對于那些追求極致體驗和代入感的游戲玩家來說,目前恐怕只有OLED電視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因為OLED是自發光,波長更加接近于自然光,對人眼的傷害較小;而LCD顯示技術會不可避免地對眼睛產生藍光危害,雖然短時間觀看影響并不大,但是如果家中有1-10歲的小朋友的話,則需要適當控制孩子觀看電視的時間。
響應時間:OLED勝
我們在購買電腦顯示器的時候,可能會經常聽到響應時間這個詞,其實電視行業也是有這個參數的,只是廠商們一般都不會大肆宣傳,所以就被大眾忽視了。 我們平常看體育比賽的時候,會不可避免地遇到“殘影”現象,而這些殘影會頻繁出現在高速運動的物體上。屏幕的響應時間通常是指電視各個像素點對輸入信號反應的速度,也就是像素由暗轉亮或者由亮轉暗所需要的時間。時間越短,屏幕響應時間越快,越不容易造成拖影。
由于LCD電視和OLED電視在構造上的“先天差別”,LCD電視無論通過何種手段或技術,都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畫面殘影現象。我們想要改變LCD像素點的明暗程度,就要對液晶分子進行一定的偏轉;而液晶分子從接受驅動芯片指令到改變狀態這一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響應時間”。我們可以通過技術手段來盡量降低LCD電視的響應時間,目前最好的LCD電視的響應時間為2ms左右。因此液晶屏的殘影現象注定“無法根除”,只能做到盡量避免。
而反觀OLED電視,由于“自發光”的屬性,可以直接控制像素點的明暗變化,而無需像LCD那樣再對液晶分子進行偏轉了。這便造就了OLED電視在響應速度上要遠遠優于LCD產品,甚至比等離子電視還要快上1000余倍。所以,我們肉眼基本上不可能看到殘影現象了,在高速動態畫面的表現力上面,OLED具有比較大的優勢。
所以,對于愛看體育比賽、玩電視游戲的朋友來說,響應時間這個參數一定要多加關注。若要選擇LCD電視的話,建議購買4ms甚至更高響應時間的產品;而選擇OLED電視的話,則可以忽略殘影問題了。
HDR效果:不分伯仲
HDR這個概念我們第一次聽說應該是來自于相機或者手機拍照吧。HDR的全稱是High Dynamic Range,即高動態范圍;其中動態范圍是指亮度高低的范圍和對比度,高動態范圍擁有更加寬廣的明暗亮度范圍和更高的明暗對比,說白了就是讓畫面亮部更亮,而暗部更暗,使圖像更具沖擊力。
而電視HDR則是一種截然不同的技術,區別在它對畫面的改變方式上。電視HDR最重要的就是增加亮度,亮度的提升可以使畫面更真實,尤其是戶外場景。在電視顯示技術上,HDR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讓明暗對比較大的圖像,明處暗處都更清晰。
LCD電視主要是通過改變背光和液晶分子層共同作用來實現的,把亮的地方的背光調高,暗的地方把背光調低或者干脆關掉,從而實現對整塊背光的調整以達到最佳的顯示效果。而反觀OLED電視,得益于每個像素獨立發光的特性,每個像素都能夠閉合,實現純凈的黑色,這就是前面提到的OLED電視在黑場表現上的優勢。而在黑色的襯托下,畫面的明暗對比就會比較明顯。
總之,無論是LCD還是OLED,想要有好的HDR效果,都必須購買高端的產品才能體驗到“合乎標準”的HDR效果,萬元以下的HDR電視基本上只能是“聽個響兒”了。
可視角度:OLED勝
通常我們在家里看電視都是陪著家人一起,由于坐在沙發的不同角落,而每個人的觀看角度也不盡相同,因此電視的可視角度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在可視角度上,LCD顯示技術的垂直偏光片結構限制了它的可視角度。由于提供液晶顯示的光源經折射和反射后輸出時已有一定的方向性,在超出這一范圍觀看就會產生色彩失真的現象。雖然IPS、曲面屏幕等技術可以改善LCD顯示技術的視角問題,但仍然會存在一些死角。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