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VR作為一項新興的高科技,吸引了國內不少科技大佬們的目光,巨頭和創業者們紛紛搶灘布局VR,整個行業是越炒越火,資本市場大量資金也是持錢而動,不少新型創業公司都能在短短幾個月內拿到幾千萬甚至是上億的投資 ,VR在這個新生的產業里蔓延著一股躁動的心。
在國內VR火熱的一片情況下,實質上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比如山寨成風、虛標參數、技術造假等,無一都體現了國內整個VR行業的混亂不堪。
當Oculus、HTC、索尼等這些巨頭們在談論VR的未來發展和情景,任由VR產品一再跳票的時候,國內山寨VR產品已經率先在各大城市遍地開花,甚至有傳言說山寨VR盒子比市面上有品牌標志的出貨量還要多,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能夠讓山寨VR這股風如此盛行?讓我們粗略的從以下兩方面來看。
原因一 山寨者抓住了消費者購買低價產品的心理
隨著VR在國內的火熱發展,不少消費者對VR產品產生了好奇的心理,想去嘗試并了解VR到底是什么?而當前市場上稍有名氣的移動端VR設備都售價不菲,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太高的價格會讓他們望而且步,且其中大多數人們都只是抱著想嘗鮮的心理,并不是真正想花大價錢去購買,而低廉的價格相對消費者來說,會更容易受消費者的親睞,在這種情況下就有了“山寨產品”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不過由于PC端的VR頭戴設備需要高標準的電腦配置來支撐,消費者不僅需要購買VR設備,再加上配置一臺高標準的電腦價錢也很燒錢,這樣一來,手機VR盒子則要簡單得多,基本上只需要屏幕、傳感器(陀螺儀),再加上兩個放大鏡,加上一些硬件就能拼湊出來。
目前,市面上那些幾十元的VR眼鏡多數屬于移動端VR頭顯,而這種設備說白了就是幾片凸透鏡加一個框,相當于是一個“升級版”的Google Cardboard。尤其是體現在電商平臺上,從幾十元的cardboard類眼鏡盒子到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VR頭顯,應有盡有。
目前,消費者不僅能通過網絡購物平臺購買各種各樣的山寨VR手機盒子,而且消費者還可以通過實另外一個銷售渠道去實體店購買。
原因二 技術成本較低,山寨產品幾乎沒有制造門檻
曾有VR資深人士透露,山寨VR工作坊往往仿照成熟產品采購VR套料,然后進行貼牌加工。在阿里巴巴1688采購平臺上,一套VR BOX套料,售價最低8元,最貴的也不過三四十元。
由于門檻低的原因,目前國內大多數的VR硬件設備廠商在自有的VR核心技術上都是空白。這些廠商都是直接盜用Oculus、三星Gear VR的SDK,自己做調校和更改。生產對他們而言,就是抄一下外形,照搬一下sdk,然后做一個分屏App。因為出離了簡單的“平面鏡頭”概念,VR的算法十分復雜,所以很少有廠商愿意去從創建VR底層算法做起,從而滋生了山寨,那么VR山寨成風是否會重演智能硬件的市場亂象?
當前VR這股山寨之風的發展類似于以往智能硬件的發展使,在2014年被稱為智能硬件元年,大公司基本都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硬件產品或者生態鏈規劃,創業公司熱情地拓展了各個細分領域的機會,在深圳的大部分山寨手機廠商也都紛紛轉型為智能硬件。但是這種火熱只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在2015年下半年幾乎已經落到谷底。
而當前VR行業和智能硬件有很大的相通之處,當下一些VR硬件設備廠商甚至根本都不知道VR是什么,只關心能不能更快的獲取到相關的利潤。創業門檻看似不高,有硬件生產經驗就能轉型,但其實對創業者要求極高。新興的產業和概念以及軟硬結合的方向,不僅有技術上的要求,更要求創業者對行業有很深的理解和預判能力。絕不是加個智能模塊,山寨一下就能成功的。而現在,曾經一窩蜂涌到智能硬件的山寨廠商們,似乎又開始一窩蜂地涌向VR硬件,以這種情況來看,VR山寨成風會給國內的VR行業造成不良的影響,其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原因一 體現在市場上
雖然山寨的設備在銷售上不錯,但對于一個仍在打基礎,技術還不成熟的國內VR行業而言,使本來就已經非常弱小和脆弱的VR市場,剛剛學會走路就陷入了價格戰的泥潭。而且這些粗制濫造的VR盒子無論是體驗效果還是品質都是令人無法忍受。如果消費者最先接觸到的是這種體驗非常差的VR產品,從而消費者就會因此對VR產品產生不好的印象,就好比白紙上被先潑上墨,這對于國內未來的VR行業的發展而言,將會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原因二 影響消費者的權益
由于國內目前大多數VR硬件廠商都是盜用別家公司的技術,類似于復制和粘貼,而且當前大多數制造業者們都抱著“產品廉價化、大量出貨”的目標,再加上VR硬件廠商竭力尋找利潤空間,選擇更低廉的外殼材料,從而在質量上就無法保證消費者的權益。Oculus或者Gear VR的SDK和他們的硬件是相配套的,光學方案、散熱系統 、交互等待都是互相匹配調試好的,山寨就如同讓消費者腳上穿了不合適的鞋子一樣,體驗當然很糟糕。
原因三 涉及到法律相關的問題
當前,山寨以極低的成本模仿了當前主流品牌VR產品的外觀和功能,憑借低成本、低價格在VR市場占領了一席之地,雖然社會對山寨給予了很大的寬容,但是山寨VR產品終究無法逃避法律層面的問題,在山寨VR產品的現象中,類似于品牌產品的商標侵權、設計侵權等問題,已經成為人們最為所詬病的話題,如果任由這些違反了基本經濟規范的VR產品繼續留存于市場,不僅會破壞國內的VR市場秩序,更有可能導致設計水平的停滯不前。
除了山寨盜用之外,“延遲和視野的參數特別容易被虛標,這個很難打假和證明,所以很多企業就自己隨便說。另外為了融資,這個圈子的創業者還喜歡,瞎造概念,例如把AR說成全息vr、甚至展館方案、展廳水幕都搖身變成了VR概念”。
雖然雖然硬件容易被山寨,但芯片、屏幕延遲度和交互slam技術等是山寨廠商難以解決的技術瓶頸,而在未來,隨著技術的逐漸成型,這些山寨廠商要么轉型要么早晚會被取代,就像幾年前的智能硬件一樣。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