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市場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的階段,據悉華強北也將“嘗鮮”智能音箱,想要靠廉價搶市場,智能音箱已經成為華強北“新寵”。但是它在智能音箱上戰績如何?華強北能否在這個擁擠的賽道占據一席之地。
其實不僅僅是海斯這位德國極客,只要不是深圳本地的數碼愛好者,哪個到了華強北不是眼花繚亂、食指大動?
?
滿大街飛的無人機,吸引眼球的3D打印,琳瑯滿目的手機配件……作為走在世界前沿的科技數碼聚集地,這里的確是應有盡有。嗅覺靈敏度高,技術水平又都這么強,華強北的“極客商人”真的是讓人驚訝。他們總能在“黑科技”還沒風靡之前就卡好位置,搶占市場良機。
走到華強北,滿眼的“新寵”莫過于看起來高大上的智能音箱。這東西“喧囂”了幾年,但“極客商人”只是在今年初才開始“熱捧”,甚至出現了智能音箱“撲面而來”的景象。
那么,他們無往不利的能力在智能音箱上戰績如何?
12月初,在步行街旁的多個數碼市場內,記者發現那些曾經陳列在柜臺上,作為主力產品推薦的智能音箱,卻被不少商家放到了靠后的陳列架上,落上塵埃。
“沒辦法,沒牌子不好賣,賣出去也會找回來。”一家數碼店的負責人光哥告訴記者,前一段時間市場里熱推的智能音箱,大多都是有品牌和知名度的,而有問題的便宜貨都被“雪藏”起來,大量成為商家積壓的庫存。
看來,“極客商人”的市場卡位戰也并非無往不利。這個IT江湖中的智能音箱市場到底發生了什么?滿大街正品與山寨交織的“智能音箱”,究竟是點燃了需求,還是讓一個潛在金礦蒙上塵埃?
“嘗鮮”智能音箱,想要靠廉價搶市場
?
“大概是一年多以前,一些小檔口就開始賣智能音箱了。”
光哥告訴記者,他本身經營的是音箱、耳機、VR眼鏡之類的數碼周邊,因為看到了有幾個檔口開始銷售智能音箱,而且銷量似乎不錯,所以就少量拿點貨,放在店里試水。
“因為量少,所以一開始是在同行那里調貨的,沒事放在店里聽聽歌。”作為一位資深的音響發燒友,光哥坦言,他一開始對于這種長得像“盒子”的智能音箱并不感冒,因為那種音質絕對無法入耳。唯一能讓他感覺到新奇的,就是語音交互,“所以,對它最早的理解,就是加了語音助手的音箱。”
但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種能出聲的“盒子”,卻為店里帶來可觀的客流量。因為他的檔口是數碼城里為數不多規模化展示智能音箱的一家,所以很多年輕人逛數碼的時候,都會進到店體驗一下。
“可能年輕人比較懂吧,他們除了聽歌之外,還會問問天氣、轉換播放功能。”在顧客的影響下,光哥漸漸也玩出了花樣,查路況、問問題、學習外語、定時提醒、語音助手。。。。。。而他拿的幾十臺貨也在短短幾天里賣了個精光。
看到了商機,光哥開始直接從上級經銷商和廠家拿貨,“有量(批量)的話,一臺基礎版的智能音箱拿貨才100(元),因為是黑科技,所以一開始賣299也是大把人來買。”
智能音箱成了光哥店里的主力產品。他告訴記者,那段時間像這樣的音箱每天至少可以賣出去20多臺,加上部分周邊縣市的小商家也到店里拿貨,每個月光智能音箱的銷售額就在20萬左右。
“遠比VR眼鏡這些數碼周邊好賣多了。”因為很賺錢,所以華強北各大數碼城里銷售智能音箱的商家越來越多,價格上也漸漸有了競爭,一百多元的產品比比皆是,“隨著核心技術越來越成熟,產量越來越大,廠商和經銷給出的價格(拿貨價)也在降低。”
另一家數碼店負責人余亮也告訴記者,他是在今年初涉足智能音箱這一領域的,但是沒有去做太有名氣的那些牌子。這個時期,深圳許多本地硬件廠家的產品相對成熟,價格低廉。采用低端智能芯片的音箱能夠做到很低的出廠價,甚至幾十塊錢就能拿到,所以適合大批量搶占市場。
雖然大家的利潤率降低了,但是只要出貨量大,還是會有一點兒賺頭。在他們看來,本地硬件產品的優勢就是你有的我也有,我的還比你便宜很多。這個套路,在很多智能硬件產品上屢試不爽。
“除了國內市場有需求,東南亞客戶的采購量也很大。”因為東南亞區域對于智能產品的消費需求也在增加,所以有廠家專門開發出了當地語言功能的智能音箱產品,“其中65%的訂單都來自印度客戶,所以也有不少本地廠家專門為他們做貼牌產品。”
商業嗅覺敏銳的華強北極客商人,總能抓住技術趨勢發展的紅利。但在智能家居時代,他們顯然只是想借助這個概念,以低價搶占智能音箱市場,并從中大撈一筆。
但這一次,他們中的很多人或許沒有賭對。
缺乏“連接”的智能音箱,引來退貨潮
?
智能音箱有望成為智慧家居的一大入口,似乎是業界的共識。因此,眾多互聯網巨頭也都在過去這一年中紛紛出手。華強北的智能音箱廠家,除了要應對區域內同行的競爭之外,還要面對來自互聯網巨頭的碾壓。
“在華強北我們有自己的優勢,所以不怕巨頭競爭。”光哥表示,無論是互聯網巨頭,還是深圳本地這些數碼制造商,所推出的智能音箱功能基本上大同小異,而且都滿足了兩個條件,就是智能+服務。
在智能硬件上,華強北大量的智能音箱雖然使用中低端芯片的解決方案,但性能還算穩定,能夠勝任大部分“智慧”的功能。在服務上,許多廠商也自行搭建了云服務器,借用了開源App,通過購買成熟的解決方案,滿足了用戶的日常使用需求,“雖然沒有巨頭標榜的智慧家庭那么多拓展性,但勝在價格便宜,當時感覺未來大品牌未必能一統天下。”
然而,光哥口中的“未來”,也僅僅只堅持了三個月。今年7月份,幾乎在同一時間,市場內包括他在內的眾多商家,所銷售的同款智能音箱都遭遇了退貨潮。而退貨的原因,都是因為音箱本該具備的智能服務,在一夜之間就失效了。
“顧客拿回來的音箱,連上網絡,不管提什么問題,都會出現服務連接錯誤。”商家們只是以為云服務器出現問題,于是致電廠家要求盡快修繕。但沒想到過了一個星期,除了本地顧客之外,大批周邊縣市的代理商也開始上門反映這個問題。
無奈之下,光哥和眾多銷售同款音箱的商家只能再次找到廠家交涉。經過再三追問,廠家才向他們承認,是因為廠里資金鏈出了問題,用于支撐音箱交互功能的服務器到期后,沒有經費續租,被運營商關停了。得到這個結果之,許多商家都傻了眼。
“至于為什么資金鏈斷裂,他們只是用結款不到位的理由打發了我們。”廠方代表向眾多分銷商承諾會盡快恢復服務,但為了店鋪的口碑,許多商家都主動給客戶退換了貨商品。
顯然,這種沒有任何交互能力的智能音箱,成了一臺中看不中用的“藍牙音箱”,“我們也只能暫時停賣,等廠家那邊的消息。”
此時的余亮,正在暗自慶幸自己沒有銷售光哥代理的那款產品。誰知就在一周后,他和周圍不少門店經銷的一款標價159元,采用深圳某迪芯片的智能音箱也開始出現問題。
許多老顧客向余亮反映,音箱在使用的過程中,經常出現斷網、重連的現象,有時候一個簡單語音指令的處理就耗時近一分鐘,使用體驗大打折扣。
“問了廠家,結果故障原因卻讓我很惱火。”他告訴記者,這款產品在低端市場上賣得算不錯,但使用的用戶多了,廠家最開始架設的服務器和帶寬都不夠用了。之所以出現網絡連接中斷、重聯的現象,是因為同時使用的人太多,有一部分用戶被“擠”出去了,“而且廠家直接告訴我,近一段時間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最終,在售后服務上投入了大量精力的余亮,決定把出現問題的的產品下架;光哥也沒有等到廠家關于恢復云服務的通知。而隨著出現此類問題的智能音箱產品越來越多,甚至市場上風聞有不少生產廠家陸續倒閉關門。
這種趨勢,似乎形成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場內不少檔口所銷售的智能音箱都成了無售后保修、無網絡服務、無后續升級的“三無產品”。
屋漏偏風連陰雨。暑期開始后,國內幾大互聯網巨頭推出的智能音箱價格不斷刷新下限,更讓充斥華強北的低端“智能音箱”失去了價格優勢,大量庫存幾乎“爛”在商家手機。
余亮對此也很無奈,“花兩百多元就能買個大牌貨,為什么要花159元買個連不上服務的藍牙音箱?買家也不傻。”
顯然,就智能音箱而言,硬件和品相固然重要,但服務才是其核心價值。一旦沒有了相應的智能服務,用戶也就失去了購買的理由,所謂智能音箱僅僅就是個擺設而已。
以模仿和價格戰打遍市場的“極客商人”,這次失算了。
廠家病入膏肓,商家水深火熱
那么,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本地智能硬件廠家搶占了華強別智能音箱的先機,實現了大量出貨,理應賺得盆滿缽滿,為何就沒錢做好語音智能交互服務?
“那是因為病入膏肓了。”在深圳福永經營一家中型電器廠的老板劉朝暉,剛剛變賣了廠里的設備,準備結清工人工資關閉生意。
對于劉朝暉來說,押注智能音箱原本是為了“翻盤”,但現在卻成了壓垮經營的最后一根稻草。
老劉告訴記者,這個片區做智能音箱的工廠曾有十多家。包括他在內,幾乎所有智能音箱廠家都是“半路出家”。而他是最早,也是依靠代工廉價藍牙音箱發家致富的,“那幾年,內需和出口都很大,所以這一帶做小音箱的都賺了。”
但藍牙設備的種種缺陷,導致了市場需求的下滑, WIFI便攜音箱在幾年前粉墨登場。“藍牙的產品面臨淘汰,所以有很多廠家很快轉型去做WIFI音箱了。”為了搶占紅利,老劉還特地注冊了自有品牌,并嘗試通過電商渠道將自家產品推向市場。
然而,WIFI便攜音箱雖然沒有了音質損耗,但是成本過高。老劉透露,成熟的藍牙集成芯片一塊僅需幾毛錢,而普通帶有AirPlay協議的WIFI模塊,成本就高達30元,能夠實現WIFI網絡音樂播放的高端模塊,甚至上百。
“投入大、成本高,價格自然也不低。”沒有了天時地利人和,WIFI音箱并沒有火起來。在投入了大量研發成本之后,老劉負了債,“更可悲的是,去年開始智能音箱火起來了。”
為了挽回之前的損失,老劉和部分廠家一樣決定放手一搏。即便“砸鍋賣鐵”也要轉型做智能音箱的貼牌或代工,他們希望通過這一波紅利為自己帶來新的機會。
“但智能音箱一開始返修率很高,競爭大、利潤低,銷路只有華強北和部分外貿訂單。加上被部分貼牌企業和經銷商壓著貨款,所以廠家生存狀況很艱難。”老劉無奈地告訴記者,說到云服務,他們這些本地廠家都知道那是智能音箱的賣點,但想要支撐幾十萬用戶同時連接,帶寬和空間的成本顯然超出了他們的承受范圍,“所以,服務只能說有,不能說好。”
員工解散,工廠倒閉。為了不讓購買了產品的顧客為難,老劉表示,智能音箱的云服務將延續到2018年12月份。而在這之后,他也就無能為力了。
追風的華強北“極客商人”,精明的深圳中小制造業主,都想在智能家居時代來臨的時候抓取一波紅利,成就一番事業。
但是當他們用廉價解決方案造出了可以“賺快錢”的智能音箱后,卻發現無法承擔智能硬件“服務”之重。隨著行業巨頭入場,大量資金和資源投入在研發、產品和應用場景上,智能音箱領域迅速成為IT和互聯網寡頭的“練兵場”。
沒有了連接,模仿和廉價這把曾在華強北市場無往不利的劍,竟然折了。
“聽說,樓里有好幾家做智能音箱的創業團隊已經跑了,我在想手里這點貨要不就當藍牙音箱,二三十塊錢甩了算了。”消息靈通的光哥滿臉無奈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