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極材料的性能和一般制備方法
負極材料的電導率一般都較高,則選擇電位盡可能接近鋰電位的可嵌入鋰的化合物,如各種碳材料和金屬氧化物。可逆地嵌入脫嵌鋰離子的負極材料要求具有:
1)在鋰離子的嵌入反應中自由能變化小;
2)鋰離子在負極的固態結構中有高的擴散率;
3)高度可逆的嵌入反應;
4)有良好的電導率;
5)熱力學上穩定,同時與電解質不發生反應。
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碳材料和具有特殊結構的其它金屬氧化物。石墨、軟碳、中相碳微球已在國內有開發和研究,硬碳、碳納米管、巴基球C60等多種碳材料正在被研究中。日本Honda Researchand Development Co.,Ltd的K.Sato等人利用聚對苯撐乙烯(Polyparaphenylene——PPP)的熱解產物PPP-700(以一定的加熱速度加熱PPP至700℃,并保溫一定時間得到的熱解產物)作為負極,可逆容量高達680mA·h/g。美國MIT的MJMatthews報道PPP-700儲鋰容量(Storagecapacity)可達1170mA·h/g。若儲鋰容量為1170mA·h/g,隨著鋰嵌入量的增加,進而提高鋰離子電池性能,筆者認為今后研究將集中于更小的納米尺度的嵌鋰微結構。幾乎與研究碳負極同時,尋找電位與Li+/Li電位相近的其他負極材料的工作一直受到重視。鋰離子電池中所用碳材料尚存在兩方面的問題:
1)電壓滯后,即鋰的嵌入反應在0~0.25V之間進行(相對于Li+/Li)而脫嵌反應則在1V左右發生;
2)循環容量逐漸下降,一般經過12~20次循環后,容量降至400~500mA·h/g。
理論上的進一步深化還有賴于各種高純度、結構規整的原料及碳材料的制備和更為有效的結構表征方法的建立。日本富士公司開發出了鋰離子電池新型錫復合氧化物基負極材料,除此之外,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些金屬氧化物,其質量比能量較碳負極材料大大提高。如SnO2,WO2,MoO2,VO2,TiO2,LixFe2O3,Li4Ti5O12,Li4Mn5O12等[24],但不如碳電極成熟。鋰在碳材料中的可逆高儲存機理主要有鋰分子Li2形成機理、多層鋰機理、晶格點陣機理、彈性球-彈性網模型、層-邊端-表面儲鋰機理、納米級石墨儲鋰機理、碳-鋰-氫機理和微孔儲鋰機理。石墨,作為碳材料中的一種,早就被發現它能與鋰形成石墨嵌入化合物(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s)LiC6,但這些理論還處于發展階段。負極材料要克服的困難也是一個容量循環衰減的問題,但從文獻可知,制備高純度和規整的微結構碳負極材料是發展的一個方向。
一般制備負極材料的方法可綜述如下:
1)在一定高溫下加熱軟碳得到高度石墨化的碳;嵌鋰石墨離子型化合物分子式為LiC6,其中的鋰離子在石墨中嵌入和脫嵌過程動態變化,石墨結構與電化學性能的關系,不可逆電容量損失原因和提高方法等問題,都得到眾多研究者的探討。2)將具有特殊結構的交聯樹脂在高溫下分解得到的硬碳,可逆電容量比石墨碳高,其結構受原料影響較大,但一般文獻認為這些碳結構中的納米微孔對其嵌鋰容量有較大影響,對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利用特殊分子結構的高聚物來制備含更多納米級微孔的硬碳。
3)高溫熱分解有機物和高聚物制備的含氫碳。這類材料具有600~900mA·h/g的可逆電容量,因而受到關注,但其電壓滯后和循環容量下降的問題是其最大應用障礙。對其制備方法的改進和理論機理解釋將是研究的重點。
4)各種金屬氧化物其機理與正極材料類似.
也受到研究者的注意,研究方向主要是獲取新型結構或復合結構的金屬氧化物。
5)作為一種嵌鋰材料,碳納米管、巴基球C60等也是當前研究的一個新熱點,成為納米材料研究的一個分支。碳納米管、巴基球C60的特殊結構使其成為高電容量嵌鋰材料的最佳選擇。
從理論上說,納米結構可提供的嵌鋰容量會比目前已有的各種材料要高,其微觀結構已被廣泛研究并取得了很大進展,但如何制備適當堆積方式以獲得優異性能的電極材料,這應是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