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國家鼓勵個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政策的呼之欲出,令本已火熱的新能源汽車關聯行業再度升溫。對此,專家表示,即便有購車補貼,新能源汽車,尤其是混合動力及純電動車的市場接受度,也需要有一定時間的“預熱”,但是,新能源汽車的配套產業,尤其是動力鋰離子電池(以下簡稱鋰電池)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出現了產能過剩的趨勢。
據Frost & Sullivan咨詢公司的專家介紹,作為電力驅動動力總成的核心部件,鋰電池占動力總成成本的50%~70%。新能源車市場迎來大發展后,鋰電池將是最大的受益產業之一,這正是眾多資本集中涌向鋰電池的主要動力。去年9月,佛山照明出資2923萬元在青海設立合資公司,生產鋰電池原材料碳酸鋰,并計劃未來投產鋰電池。同年底,上海航天工業總公司、上海空間電源研究所、寧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方股東在上海簽署協議,以9000萬元的首期投資,啟動了上海首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化項目,將形成年產1億安時的鋰電池生產能力。今年1月,香港富豪李嘉誠也通過收購中聚雷天,正式進軍電動汽車及鋰電池領域。與此同時,萬向、鋰源、比亞迪等企業還在推進產能擴張計劃……
截至目前,中國動力鋰電池行業產能約為20億安時,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長三角、東三省和京津唐汽車產業聚集區,其中,珠三角產能7億安時,長三角、東三省和京津唐產能均在3億~4億安時。Frost & Sullivan咨詢公司認為,在密集資本的推動下,至2015年時,中國動力鋰電池產能將達到39億安時。而2015年,中國純電動車(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和電動商用車的需求在12萬輛左右,需消耗鋰電池約9億安時,僅占當年產能的23%。
業界專家分析,雖然國內很多鋰電池項目正在快速推進,但是,這些本土公司大多屬于“無親無故”——既沒有汽車行業配套經驗,又與主流汽車制造商無資本關系,其不僅將面臨產能過剩的壓力,而且還得面對外資鋰電池巨頭的大兵壓境。該專家認為,與本土鋰電池的“獨樂樂”不同,國際品牌鋰電池企業在更傾向采取和主流汽車制造商“眾樂樂”的市場戰略,即通過合資建廠或簽訂供貨協議的方式,獲得穩固的配套市場。
Frost & Sullivan咨詢公司的調研報告顯示,國際主流鋰電池企業幾乎已全部登陸中國。其中,美國A123 Systems以合資建廠方式進入上海汽車的供應體系。去年12月,上海汽車和美國A123 Systems合資建立上海捷新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生產和銷售車用動力鋰電池,預計項目總投資2000萬美元。同期,韓國SK能源、韓國LG化學、丹麥Lynx則以供應協議的方式,從去年起進入北汽、長安及吉利等中國整車廠的供應體系。
事實上,鋰電池巨大的未來想象空間,不僅在中國引發產能過剩,發達國家的情況也大致如此。羅蘭·貝格公司在新近公布的一份名為“動力系統2020,鋰離子電池——下一個泡沫”的咨詢報告中稱,雖然鋰電池生產商現在備受追捧,但是,該領域的投資將在2014-2017年引發嚴重產能過剩,這在美國和日本尤為突出。該報告還指出,政府補貼無疑將刺激產生更多投資。相比而言,多數在發展中國家的投資,仍集中在電池制造(組裝)領域,而非核心的材料。與此同時,在發展中國家能真正全面滿足整車廠商技術需求,并具有高品質、規模產能、較低成本的電池供應商,實際上還是非常匱乏。羅蘭·貝格的專家強調說,“低端制造產能不斷重復建設,仿制、復制不斷涌現,就是現在發展中國家電池行業的現狀。”
多年來,我國一直將新能源汽車作為汽車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突破口,但是,在新能源車市場的大門即將打開時,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的配套產業方面,以鋰電池為例,不僅在技術上愧言超越,而且低水平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的頑疾又有再度上演的“苗頭”。可見,要想在熱熱鬧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贏得先機,既離不開政府及行業管理部門的科學規劃和合理約束,更需要相關企業的冷靜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