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動變阻器選擇的總體要求
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功能是調節電路,按其連接方式分為限流式和分壓式,不論以哪種方式連接對其總體要求都是:
(1)電路中測量部分電壓(電流)隨滑動變阻器變化盡量接近線性關系,這樣才能保證電路測量部分電壓(電流)隨滑動變阻器的調節而出現連續較大變化。
(2)確保電路安全、操作簡便。
滑動變阻器大小選擇
1、分壓式接法中應選擇阻值小的滑動變阻器
如圖1所示,在滑動變阻器分壓式接法中待測部分電壓隨滑動變阻器調節滑動距離變化圖像,圖中的k表示滑動變阻器總阻值與待測電阻的比例。
從圖中可以看出當滑動變阻器與待測電阻的比值越大時,滑動變阻器先移動較長距離時待測電阻電壓變化較小,而后移動很小距離時待測電阻電壓卻急劇上升,這在實驗操作中是難以控制待測電阻取適當電壓的;而當滑動變阻器與待測電阻的比值越小,待測電阻上電壓隨滑動變阻器調節距離變化越接近線性關系。
因此,分壓式電路中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應選用阻值較小的(小于待測電阻)。
2、限流式接法中應選擇阻值與待測電路電阻接近的滑動變阻器
如圖2所示,在滑動變阻器限流式接法中待測部分電壓隨滑動變阻器調節滑動距離變化圖像,圖中的k表示滑動變阻器總阻值與待測電阻的比例。
從圖2中可以看出:滑動變阻器與待測電阻比值越小,待測電阻上電壓隨滑動變阻器調節距離變化越接近線性變化,但電壓變化幅度卻很小,不便于取多組有明顯差別的數據多次測量;而當滑動變阻器與待測電阻比值越大時,雖然待測電阻上的電壓變化幅度很大,但滑動變阻器先移動較長距離電壓變化幅度較小,而后移動很小距離電壓卻急劇上升,這在實驗操作中是難以控制待測電阻取適當電壓的;而當滑動變阻器與待測電阻阻值相接近時,待測電阻上電壓隨滑動變阻器調節距離變化接近線性關系,且待測電阻上的電壓變化幅度較大。
因此,限流式電路中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應選用阻值與待測電阻相接近的。
為什么滑動變阻器可以改變電壓大小?
滑動變阻器使用時,應該與待改變的電路(我們假設它為R1)串聯,根據歐姆定律。
1.在總電壓不變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所以當滑動變阻器電阻增加時,電路中的電流減小。
2.待改變電路(R1)的電阻不變時,電流與電壓成正比所以,當滑動變阻器電阻增加時,電路中的電流減小,流過R1的電流減小,由歐姆定律,R1兩端的電壓減小。
3.在串聯電路中總電壓等于各用電器兩端的電壓之和。所以R1兩端的電壓減小時,總電壓不變,故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增加。總之,我們可以上述概括成串聯電路的分壓規律,簡單來說,就是電阻大的分得的電壓也大,電阻小的分得的電壓少。所以當滑動變阻器電阻增加時,它分得的電壓也增加,那么其他與之串聯的電器分得的電壓就減小了。滑動變阻器是串聯在電路中的調節滑動變阻器改變了電阻故加在滑變兩端的電壓改變了。根據U=U1+U2電源電壓不變,導體兩端的電壓就變了。
滑動變阻器改變的是電阻,但因電阻跟電壓和電流都有關,電阻發生變化后就會引起電流和電壓跟著變化,所以滑動變阻器可以改變電壓。其實也改變了電流強度。電路的其它部分沒有變化,滑動變阻器的電阻改變,包含它在內的這部分電路的總電阻就發生了變化。根據分壓原理,整個電路的電壓重新分配。改變了各用電器的電壓。
滑動變阻器初態調節?
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功能是調控待測部分電壓電流,為保證安全起見,一般要求初始狀態待測部分電壓電流最小,實驗時通過調節滑動變阻器來逐漸增大待測部分電壓電流。因此,滑動變阻器限流式接時滑動變阻器與待測部分是串聯系關系,滑動變阻器初狀態應調到最大;滑動變阻器分壓式接時其初狀態分壓部分電阻應調節到最小0,也就是此時待測部分電壓、電流從0開始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