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帶阻尼行輸出管的檢測
用萬用表R×1 Ω 檔,測量發射結(基極b 與發射極e 之間)的正、反向電阻值。正常的行輸出管,其發射結的正、反向電阻值均較小,只有20~50 Ω。
用萬用表R×1 kΩ 檔,測量行輸出管集電結(基極b 與集電極c 之間)的正、反向電阻值。正常時,正向電阻值(黑表筆接基極b,紅表筆接集電極c)為3~10 kΩ,反向電阻值為無窮大。若測得正、反向電阻值均為0 或均為無窮大,則說明該管的集電結已擊穿損壞或開路損壞。
用萬用表R×1 kΩ 檔,測量行輸出管c、e 極內部阻尼二極管的正、反向電阻值,正常時正向電阻值較小(6~7 kΩ),反向電阻值為無窮大。若測得c、e 極之間的正、反向電阻值均很小,則是行輸出管c、e 極之間短路或阻尼二極管擊穿損壞;若測得c、e 極之間的正、反向電阻值均為無窮大,則是阻尼二極管開路損壞。
帶阻尼行輸出管的反向擊穿電壓可以用晶體管直流參數測試表測量,其方法與普通晶體管相同。
帶阻尼行輸出管的放大能力(交流電流放大系數β 值)不能用萬用表的hFE 檔直接測量,因為其內部有阻尼二極管和保護電阻器。測量時可在行輸出管的集電極c 與基極b 之間并接1 只30 kΩ的電位器,然后再將行輸出管各電極hFE 插孔連接。適當調節電位器的電阻值,并從萬用表上讀出β值。
2.帶阻晶體管的檢測
因帶阻晶體管內部含有1 只或2 只電阻器,故檢測的方法與普通晶體管略有不同。檢測之前應先了解電阻器的阻值。
測量時,將萬用表置于R×1 kΩ 檔,測量帶阻晶體管集電極c 與發射極e 之間的電阻值(測NPN管時,應將黑表筆接c 極,紅表筆接e 極;測PNP 管時,應將紅表筆接c 極,黑表筆接e 極,正常時,阻值應為無窮大,且在測量的同時,若將帶阻晶體管的基極b 與集電極c 之間短路后,則應有小于50 kΩ的電阻值。否則,可確定為晶體管不良。
也可以用測量帶阻晶體管b、e 極,c、b 極及c、e 極之間正、反向電阻值的方法(應考慮到內含電阻器對各極間正、反向電阻值的影響)來估測晶體管是否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