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敏電阻型號命名規則
要想知道熱敏電阻型號的命名規則,首先我們要先知道什么是熱敏電阻?熱敏電阻是敏感元件的一類,熱敏電阻的典型特點是對溫度敏感,不同的溫度下表現出不同的電阻值。以下詳細介紹熱敏電阻的定義和特點、熱敏電阻型號命名規則,以及熱敏電阻好壞的判斷方法。
什么是熱敏電阻?
熱敏電阻是敏感元件的一類,按照溫度系數不同分為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PTC)和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NTC)。熱敏電阻的典型特點是對溫度敏感,不同的溫度下表現出不同的電阻值。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PTC)在溫度越高時電阻越大,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NTC)D在溫度越高時電阻值越低,它們同屬于半導體器件。
?
熱敏電阻型號的命名規則:
根據標準SJ1152-82《敏感元件型號命名方法》的規定,敏感電阻器的產品型號由下列四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主稱(用字母表示);
第二部分:類別(用字母表示);
第三部分:用途或特征(用字母或數字表示);
第四部分:序號(用數字表示)。
(1)主稱、類別部分的符號及意義如表1-5所示。
(2)用途或特征部分用數字表示時,應符合表1-6的規定;用字母表示時,應符合表1—7的規定。
(3)序號部分用數字表示。
表1-5 敏感電阻器型號中主稱、類別部分的符號所表示的意義
熱敏電阻型號命名 表1—5
表1—6 敏感電阻器型號中用途或特征部分的數字所表示的意義
熱敏電阻型號命名 表1—6
表1—7 敏感電阻器型號中用途或特征部分的數字所表示的意義
熱敏電阻型號命名 表1—7
補充說明:熱敏電阻器分類中的“普通”,是指沒有特殊的技術和結構要求者。
常見的熱敏電阻型號:
熱敏電阻型號
熱敏電阻的主要特點是:
①靈敏度較高,其電阻溫度系數要比金屬大10~100倍以上,能檢測出10-6℃的溫度變化;
②工作溫度范圍寬,常溫器件適用于-55℃~315℃,高溫器件適用溫度高于315℃(目前最高可達到2000℃),低溫器件適用于-273℃~55℃;
③體積小,能夠測量其他溫度計無法測量的空隙、腔體及生物體內血管的溫度;
④使用方便,電阻值可在0.1~100kΩ間任意選擇;
⑤易加工成復雜的形狀,可大批量生產;
⑥穩定性好、過載能力強。
熱敏電阻好壞的判斷:
用萬能表歐姆檔,在常溫下測一下阻值,然后用風槍100度加熱一下熱敏電阻,再測其阻值如果有變化說明正常。
通過以上對熱敏電阻型號的命名規則介紹,想必大家對熱敏電阻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想了解更多電路基礎知識可以訪問迅維網。
?
怎么查看熱敏電阻型號
1,用字母‘M’表示 敏感元件。
2,用字母‘Z’表示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或者用字母‘F’表示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
3,用途或特征,用一位數字(0-9)表示‘1’表示普通用途;
‘2’表示穩壓用途(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
‘3’表示微波測量用途(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
‘4’表示旁熱式(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
‘5’表示測溫用途;
‘6’表示控溫用途;
‘7’表示消磁用途(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
‘8’表示線性型(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
‘9’表示恒溫型(正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
‘0’表示特殊型(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器)。
4,序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