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3.0想取代USB2.0曾面臨很多困難
經過了多年的發展,USB 2.0的速度早已經無法滿足應用需要,USB 3.0也就應運而生,2008年11月份,由Intel、微軟、惠普、德州儀器、NEC、ST-NXP等業界巨頭組成的USB 3.0 Promoter Group正式宣布該組織負責制定的新一代USB 3.0標準已經正式完成并公開發布。新規范提供了十倍于USB 2.0的傳輸速度和更高的節能效率,可廣泛用于PC外圍設備和消費電子產品。最大傳輸帶寬高達5.0Gbps,也就是625MB/s,同時在使用A型的接口時向下兼容。
不過USB3.0也同樣面對了舊規格取代新規格的難題,直到2012年以前,各大PC廠商認可的還是USB2.0,各大主板廠商生產的主板接口也大多仍是USB2.0接口,畢竟USB2.0的方案更為穩定。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過最主要因素還是受制于廠商對于平臺更替前融入的滯后和第三方橋接芯片過高的成本,但是隨著2012年英特爾在新推出的Ivy Bridge平臺中實現原生USB3.0,才直接引領人們進入USB3.0普及時代,隨著不斷推出的高端主板中加入USB3.0接口。而PC外設廠商的動作也十分迅速,金士頓、西部數據等知名品牌也都紛紛推出了采用USB3.0接口的移動存儲產品。
一統平板手機PC?USB3.1出現了
2013年12月3日USB 3.0 Promoter Group正式宣布USB 3.1誕生。也是如今USB的最高規格,其最大優勢就是將數據傳輸速度提升至10Gbps。
?
USB 3.1作為下一代的USB傳輸規格,通常被稱為“SuperSpeed+”,將在未來替代USB 3.0。
理論上,USB 3.1提供了雙信號10Gbps的傳輸速率,使用了新型的使用128b/132b編碼面試的傳輸損耗率進一步降低。轉換為數據,便是能夠實現每秒500MB至1.2GB的傳輸。當然,這是非常理想的狀況,那么實際情況呢?
USB 3.1推出后,更是帶來了USB 3.1 Type-C的出現,讓USB 3.1有望成為新一代手機平板計算機共通接口(在這里我們有必要介紹一下這個接口,USB Type C是為了搭配USB 3.1高傳輸速度推出的接口,能夠正反隨便插,大小也與micro-USB相差無幾。理論上,USB 3.0 Type C的傳輸速度能夠達到10Gbps。此接口一出現就讓人們看到了無限商機,就連兩大科技巨頭蘋果和谷歌,均推出了帶有全新一代基于 USB 3.1 規范的 USB Type-C 接口產品 MacBook 和 Chromebook Pixel),除了速度可快,傳輸速率飆上10Gbps,附加供電更為強大,加上全新USB 3.1 Type-C連接器,無疑讓USB 3.1成為最強的外接接口,將大一統未來手機、平板、計算機傳輸接口,也將讓我們更方便來做數字數據的傳輸,以及提供影音應用,讓我們一起迎接USB 3.1的來臨吧。
USB 3.0連接器引腳、接口定義及封裝尺寸
1、USB 3.0 A型USB插頭(plug)和插座(receptacle)
引腳順序(左側為Plug,右側為Receptacle):
引腳定義:
封裝尺寸(單PIN Receptacle):
2、USB 3.0 B型USB插頭(plug)和插座(receptacle)
引腳順序(左側為Plug,右側為Receptacle,注意箭頭所指斜口向上,USB端口朝向自己):
引腳定義:
封裝尺 寸(單PIN Receptacle):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