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因為一張小米創始人雷軍(微博)評價樂視供應鏈欠款事宜的微信聊天截圖,引發了小米與樂視的新一輪口水戰。
兩家主打互聯網生態概念的公司再次擦槍走火:小米方面針對“樂視手機欠款風波”進行攻擊,樂視則回擊諷刺小米“手機被碾壓,電視名存實亡”。
事實上,正是由于手機和電視業務上的正面競爭,導致小米和樂視之間積怨已久。
近兩年,小米欲將戰火燒至樂視的核心領地——電視,另一方面,樂視則欲將戰火燒至小米的核心領域——智能手機。而從模式上看,兩家有一定相似之處,且明顯區分于傳統廠商,因此遭遇激烈競爭。
屬于小米陣營的ninebot創始人高祿峰認為,“原來小米的一些玩法,感覺被樂視學去了。”樂視創始人賈躍亭聲稱以低于成本價(BOM)定價發售樂視手機,更是對小米主打的性價比概念帶來聲勢上的打擊。
從價位和品牌來看,樂視在快速爭奪小米的中低端用戶,雖然出貨量與小米差距還比較大,但在小米手機銷售量今年承受巨大壓力的背景下,這種矛盾變得更為突出。
同樣,兩家公司都著力發展智能電視,戰火一樣不斷。“小米電視一直是盈利的,我們不追求銷量,據我所知,樂視電視目前的虧損很明顯。”小米電視負責人王川多次抨擊競爭對手。當然,由于樂視有自己的內容制作平臺,在會員增值服務收入和整合體驗上有一定優勢。
在很多業務板塊上,兩家公司都祭出殺招,互不相讓,但種種布局、嘗試和故事,最終要受到商業邏輯規制,誰優誰劣難以定論,還要接受市場和用戶檢驗。
生態對決
小米和樂視都有自己的生態布局。小米側重投資上下游企業,提供大量應用服務和硬件產品。
今年4月,小米副總裁、生態鏈負責人劉德(微博)向媒體較為詳細地闡述了小米生態圈范圍,稱在2013年決定要抓住物聯網機會,用投資方式做小米生態鏈。小米做法頗為激進,投資了大量初創和中等規模公司。
兩年時間里,小米投資團隊看了600多個團隊,最終投資了55家公司,其中30家以上是初創公司,從零開始做起。其中20家公司已經發了產品,這里面有7家公司年收入超過一億人民幣。
2014、2015正是小米手機不斷攻城拔寨階段。此段時間,以手機軟硬件為核心,小米以生態之名,迅猛布局,向外依次劃了五個圈。第一個圈是手機周邊,包括手機耳機、移動電源、藍牙音箱和插線板。第二圈是智能可穿戴設備,像小米手環,小米手表。第三圈是傳統白色家電智能化,凈水器、空氣凈化器。第四個是制造資源,第五圈是極客酷玩類產品,比如ninebot平衡車和無人機。
不過,2015年五六月份,小米手機開始遭遇增長困境,“去年4月和11月,分別開過兩次減速會,讓整個生態鏈跑慢一點。”劉德透露。顯然,真正決定小米布局成敗的還是手機興盛與否。
相比之下,樂視則是完全內生做生態。“生態很早就開始做了,2008年成立樂視影業就開始,2009年開始做樂視盒子,2012年做電視。”賈躍亭11月6日告訴騰訊科技。從樂視網內容圈住的用戶出發,賈躍亭一直想有更大作為。
從視頻內容出發,樂視沿著內容向終端邁步,一是大屏電視,二是小屏手機,同時內容擴充到體育賽事和版權購買、制作。
超級手機的推出是一個大膽嘗試。樂視手機生態玩法和行業主流趨勢反其道而行之,向整個手機業祭出的一大殺招是低于配件成本給手機定價,把小米互聯網手機追求“性價比”的玩法推向極致,聲稱“引領手機行業進入硬件免費時代”。
隨著樂視進軍新能源汽車,并提出汽車生態,開始比小米走得更遠,但也遭遇外界更多質疑。這里面自然有小米,王川抨擊,樂視核心業務有視頻、電視、手機和汽車,除非每一項業務都做到第一名,才能實現強強聯合,否則反而會拖累別的業務。
樂視生態最終定位在內容生態、大屏生態、手機生態、體育生態、汽車生態以及互聯網金融生態,賈躍亭稱“樂視的基因就是跨界”。
而樂視面臨的最大考驗,便是資金的缺乏。近日,賈躍亭發出內部信,聲稱樂視已經完成生態布局,要停止燒錢擴張,并進入發展第二階段,強調經營利潤,打造正向現金流。
內容渠道PK
陳彤在新浪以熟悉內容運營一路做到新浪網總編輯,2014年11月入職小米,任負責內容投資和內容運營的副總裁。雷軍給了陳彤10億美金做內容建設,以給缺乏內容基因的小米補上短板,打造內容生態。
陳彤加入之前,樂視于2014年2月以侵犯信息網絡傳播權為由起訴iCNTV,并將小米列為連帶責任方。法院判決后,小米敗訴,賠償樂視網15萬元損失。此后,樂視繼續發難,稱已取證掌握小米對樂視另外500多部電影、電視劇侵權證據,且小米有60多部侵權影視劇沒有下架,稱繼續對小米提出版權訴訟。
實際上,當時版權之爭,也是小米與樂視在電視、盒子、手機等硬件上的打法極為相近之后,很難避免的商業競爭之續集。內容基因強大的樂視想要壓制小米。
陳彤加盟小米后不久,小米18億人民幣入股愛奇藝,又入股華策影視,小米從視頻網站到影視劇制作公司都進行了資本注入,并搭建起了有100多家會員的百川視頻網站大聯盟。
陳彤管理的內容生態涉及了電視劇、電影、大綜藝和短視頻等,主要是以投資、參股,與合作伙伴分成的方式合作。
相比之下,樂視內容方面則通過采購、自制多管齊下,配合以多維度的會員和線下服務粘住用戶。數據方面,樂視稱前三個季度的付費收入超過18億,這意味著樂視會員已經成為樂視生態業務最重要的收入之一。
從內容規模來看,小米引入多家合作伙伴,或許有一定優勢,但是從整合效果和體驗來看,樂視也具有垂直整合的優勢。
2016年,小米和樂視兩家公司往線下投射的力度也在加強。小米受OPPO、vivo等線下渠道強勢影響,加大力氣做小米之家,目前在全國已經建立起幾十家小米之家。在小米之家里,既可以買到手機,同樣可以體驗像ninebot這樣的新奇產品。同樣,樂視也在全國各地建LePar體驗中心,全面推行自己的O2O自營模式。
資本運作比拼
在資本運作層面,樂視與小米也走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路。樂視以上市公司樂視網為基礎,實際控制人賈躍亭通過股權質押或轉讓進行借款或套現,然后支持樂視七大生態的發展,而小米以手機、電視、盒子等為核心產品,最后再以少量入股的方式投資數十家生態鏈企業,覆蓋電池、移動電源、耳機、手環、筆記本、無人機、平衡車、凈化器等多個細分領域。
賈躍亭通過兩次套現和一次定增,為樂視帶來105億元資金:第一次,2015年6月初,賈躍亭分兩次一共減持了樂視網總股本的1.9%,共套現約25億元;第二次,2015年10月30日,賈躍亭以轉讓股份方式套現約32億元,接盤方為鑫根資本。轉讓完成后,賈躍亭的持股比由42.82%下降至36.79%;第三次,2016年7月27日,樂視向四大對象定向增發,募資基金48億元,賈躍亭股權稀釋至34.46%。
但這并不算什么,實際上,在賈躍亭套現之前,他已經開始多次將股權質押用于借款支持。根據樂視網2016年第三季報顯示,賈躍亭擁有的682844429股(股比34.46%)樂視網股權,目前已經質押了83.6%。
為了促成樂視七大生態的融資,賈躍亭甚至會自己為投資者資金擔保。
賈躍亭采取上述做法,可短期內為樂視七大業務發展帶來大量的資金,其子業務也得以快速推進,一旦成功很可能就是如今樂視網體量的數倍,繼而形成抗衡BAT的另一股力量。但這也是極大的冒險,是一場新業務何時產生正向現金流的賽跑。
相比樂視,小米的打法要保守很多,小米目前已完成多輪融資,最新對外公布的融資是2014年底以450億美元的估值完成11億美元融資,出讓股份不足2.5%。
小米并沒有大舉進軍體育、汽車和云服務等領域,而是一直將目光聚焦在當下中國競爭最為激烈的手機業務上。
小米的估值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估值與手機銷量掛鉤。根據IDC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小米在中國市場的手機出貨量為2970萬臺,相比去年同期的4790萬臺,跌幅達36.6%。
這意味著,此前外界傳言的小米450億美元估值下跌幾乎已成事實,小米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再次拉升自己的手機銷量。
小米10月份首次發布概念手機MIX,市場反映不錯,但良品率因為陶瓷工藝生產難度不及10%,制約了其出貨量。
短期內,面對OPPO、vivo、華為,小米很難逆轉現在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不利局面,而估值下跌、長期不上市,對員工心態帶來不利影響。
不過,聚焦于手機業務也讓小米的資金風險變得可控,小米手機盡管號稱高性價比,但與多款樂視手機不同的是,小米手機仍然擁有一定的毛利,一旦出貨量大,還可能實現凈利。此外,小米今年還在MIUI系統中增加了不少廣告,試圖通過MIUI實現盈利。雷軍此前在一次演講中稱,今年MIUI的營收將達到100億元。
評論
查看更多